鮑鵬山
潘金蓮西門慶在王婆的策劃下殺死武大郎后,最大的危險,是武松。所以,善后工作的關(guān)鍵,是要在武松回來后相信武大郎是病死的,即使懷疑,也查不出真相。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瞞住所有人的眼。而這是萬無可能的,因為,此前西門慶潘金蓮?fù)登橥樵谧鲜忠咽欠蟹袚P揚,武大郎捉奸被西門慶踢傷也是人人皆知。既然不能瞞住所有人的眼,那就換一個思路:封住所有人的口。
其實,王婆在給潘金蓮西門慶出這個殺人的主意時,她的前提,就是對于封住所有人口的信心。果然,在潘金蓮毒死武大郎后的第二天早晨,雖然鄰舍坊廂來吊問時明知道此人死得不明,卻不但不敢質(zhì)疑潘金蓮,反而都裝糊涂說人情話安慰潘金蓮,然后——各自散了!
但王婆還擔(dān)心一個人——團頭何九叔。因為何九叔是入殮師,他要對一個非正常死亡的人出具相關(guān)證明,并為此負責(zé)——至少,武松回來,一定會找到他了解情況。這種責(zé)任會讓他不得不較真。但是,西門慶不擔(dān)心,他只用十兩銀子就搞定了何九叔。其實,何九叔不是貪十兩銀子,他是怕西門慶。兩個原因:西門慶是個刁徒。西門慶把持官府。
何九叔來到武大郎家,很快判斷出:武大郎定是中毒身死。于是,急中生智,假裝中邪,昏迷過去。
當(dāng)人們主持正義卻要砸了飯碗時,有人往往選擇的是飯碗而丟棄正義。像何九叔這樣的普通小民,心中是有是非,有良知的,但是,假如他們得不到保護,獨自主持正義的成本太高,他們只能選擇沉默,并且,在沉默中成為罪行和惡人的同謀。
只要大多數(shù)人不再沉默,人們本來無須英雄。英雄爆發(fā)的時候,正是大多數(shù)人沉默的時候。因此,有《水滸》式英雄的時代,一定不是一個好時代。
(摘自《江湖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