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
(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三都小學,江西 宜春 336200)
《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指出:“語文教學中,朗讀非常重要,也是閱讀的基本功,又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閱讀教學不僅要重視朗讀,而且要讓學生使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yǎng)朗讀能力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進行如下探討。
我國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對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力度不大也不夠重視。因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上,教師更需要注重學生的書面表達和解題能力,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但是事實上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文的預習以及復習。然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沒有留出足夠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朗讀活動,在課堂上教師不重視這部分內(nèi)容,課下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很困難,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于朗讀——學習之間的思維意識難以建立。所以教師在今后的課堂上,需要多給予學生朗讀的時間。
需要給予學生更多朗讀時間的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在選擇朗讀內(nèi)容的時候,一般都比較單一,不夠多元化。教師組織學生朗讀的時候,選擇的朗讀內(nèi)容通常為課本,通過朗讀來檢驗這個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在朗讀的教材上就難以實現(xiàn)多樣化豐富性。有時候,在一些公開課或者有教學目標下的情況下,教師為了快點完成,通常會讓朗讀的有感情,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進行朗讀,從而完成任務。但是這樣就會導致,其他一些朗讀能力不強的學生,朗讀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和鍛煉,導致分化,出現(xiàn)教學的不公平現(xiàn)象出現(xiàn)。
因為不夠重視朗讀能力,在評價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往往不會使用非常精準且積極的話語,這樣學生聽了這些評價之后,對朗讀的積極主動性就會受到打擊,從而影響對朗讀的正面對待。對此教師在學生朗讀環(huán)節(jié),需要及時而具體地對學生整個朗讀過程進行點評和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并且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一個正反饋,學生會看重自身朗讀能力,知道如何去改正,改正后得到更好的評價,就會更努力去提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朗讀法,給學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促進學生對語文課文有深入的理解。如,在學習《黃河的主人》這篇課文時,筆者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讀出自己的特色,體現(xiàn)出文章的氣勢,聲音要穩(wěn)健沉著,這樣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這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朗讀技巧和文化底蘊,指導學生將重點放在“讀”上,當學生在朗讀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能直接批評,而是要婉轉(zhuǎn)地進行點評,先點評學生朗讀優(yōu)秀的部分,之后指出不足,再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改進,鼓勵學生再次閱讀,使學生在不斷的嘗試和體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自身,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朗讀是否感興趣,左右著學生的朗讀動機,決定到學生的朗讀活動,關系到朗讀的教學開展。所以,要想讓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就需要讓他們把朗讀當成趣事,從而主動參與。
針對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以興趣為先導,加強教學設計,在朗讀教學中引入動畫、游戲、故事、比賽等,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與直觀性,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朗讀興趣和強烈的朗讀動機,學生充分結(jié)合生活閱歷,形成更豐富而又不失個性的見解。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為學生提供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出桂林山水秀麗風光的各種視頻、圖像與音樂資料,把學生帶入了詩情畫意的境地中,學生如同身入其境,觸景生情,感受著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與優(yōu)美意境。這比起以講代讀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朗讀欲望,進而自覺主動地展開朗讀活動,突破文本限制,最終形成個性化見解。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榜樣,在實踐過程中如果老師能夠做到規(guī)范朗讀,那么在耳目感染的情況下,學生的朗讀水平逐漸會上升到一個層次。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做到字正圓腔,更需要深情并茂的進行朗讀,引領學生們進入文化知識的殿堂。從而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主人公的感情變化,理解到文章的內(nèi)涵。例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文章學習時。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們自主交流,在新年夜大家是怎么過的之后,再向同學介紹小學生的發(fā)生故事背景,談談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如何度過自己的新年之夜,之后老師就需要深情并茂對文章進行閱讀,讓學生聆聽老師閱讀的旋律。當老師閱讀完成之后,就需要要求學生們模仿跟讀,將富有感情的文章釋放出來,那么在這種引導教學模式下,學生就會對朗讀產(chǎn)生了一種渴望,那么它對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
朗讀可以幫助學生使用恰當?shù)恼Z言對事物加以描繪,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和寫作水平,同時讓學生能夠具備正確表情達意的能力。但是,我國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都存在重寫輕讀的傳統(tǒng)思想,并沒有對朗讀教學加以足夠的重視。實際上,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讀出來要比寫出來生動得多。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擺在眾多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