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中等職業(yè)學校(集團),湖北 黃岡 438000)
赫爾巴特曾經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進行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薄督逃筷P于制定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 號)》中指出,公共基礎課程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為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滿足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需要,促進終身學習。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發(fā)展智力的同時,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要利用專業(yè)知識和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汲取情感素養(yǎng)的精華,從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健全的心理智能,進一步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職業(yè)意識,為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惫P者結合教學實際和經驗,針對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談談一點心得體會。
對于直接的德育課程來說,英語學科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隱性的,英語教師應把握學科特點,通過語言教育作為載體,選準切入點和結合點,靈活巧妙地把德育教育如春風化雨般融入英語教學中,結合英語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滲透當代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例如,在學習第二單元的文章《Success》時,應該使學生明白:行行出狀元,成功并非名人、顯貴、富翁,普通人同樣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一個人真誠地熱愛生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和學習,愉快地生活,這就是成功,這比簡單而空洞的說教自然得多,效果也更明顯。在學習第五單元《Weather》時,讓學生們了解到天氣的變化,拓展講解人類的環(huán)境正在受到各種污染,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固廢物污染等等,讓學生知道環(huán)境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進而讓學生了解保護環(huán)境迫在眉睫,懂得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的重要性。
當我在得知全市12 月31 日組織“迎新春萬人健步走”活動的消息,在上課時就臨時改講《sports》一課,教育學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堅強的體魄才能適應環(huán)境,要求全體學生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且能長久堅持的鍛煉方式,并動員每一名學生都來參加這次非常有意義的萬人健步走活動。當同學們都順利完成后,我向他們表示祝賀:“Congratulations”。同時,分析取得勝利的原因,在于全班學生有頑強的毅力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并希望他們在今后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都能發(fā)揚這次萬人健步走的精神,再創(chuàng)佳績。
在課堂教學中,應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打通間接知識與直接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打通課本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打通課堂與社會的聯(lián)系。這樣,教師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就能包蘊其中了。比如,在向學生解釋Family(家庭)、Friendship(友情)和Health(健康)時要求學生對親情、友情和健康為話題進行討論。學生對這三關鍵詞的回答,可以直接或側面體現出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教師還應針對學生思維活躍、表現欲望強烈、對一些現象認識模糊等情況,開展課堂辯論、演講等活動。最后鼓勵學生結合實際情況,以書面形式表達心得體會,這樣學生就能在討論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潤,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英語課堂教學之外,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筆者在布置英語作業(yè)時,盡量找一些富有教育意義內容的文章。同時,為了開拓學生的英語學習空間與視角,曾多次舉辦英語角、集體觀影活動,通過觀看一些具有美好品德的英語電影,在聽說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能夠熏陶學生去尊重西方人的文明習慣,耳濡目染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身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充實、提高,廣泛地涉獵科學文化知識,做到“專而精,廣而博”,才能趕上時代的發(fā)展,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在平時教師應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課程建設理論、現代教學技術理論等,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教學觀。同時積極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不斷將所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并時刻關注教改信息,了解當前教學動態(tài),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新時期教育事業(yè)變革、發(fā)展對教師的要求。
另一方面,教師日常的一言一行、人格特征等都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是以人格感化人格的職業(yè),對于自我意識蓬勃發(fā)展、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強、辨別是非能力不強、需要引導、教育的學生來說,是強有力的示范手段。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學生往往能夠從一名合格教師的身上看到該如何去做,而不用教師說一句話。這就是說,教師內在的道德品質通過行為的外顯,始終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具有敬業(yè)博愛的工作態(tài)度、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寬厚待人的處事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這些都會給學生以“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形成產生有利而深遠的影響。要真心地尊重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以學生為本,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知其所喜、所惡、所想、所愿,主動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教師應率先垂范,嚴以律己,用教師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幫助學生建立起“人格長城”。因此,英語教師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教師。
總之,只要教育教學能向生活世界打開,就會實現未知與已知、間接與直接、課內與課外的融通,這一切都包涵有人文素養(yǎng)、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等元素。當然,在英語教學中,可以滲透思想品德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師是個有心人,就能夠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傳授德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德,使學生成才之前都能成人。這樣,就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禮,最終達到了雙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