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庫車市第二小學,新疆 阿克蘇 842000)
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及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參差不齊,導致語文教學有效性不高。本文主要從教學方法入手,來探討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一線教師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具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科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符合他們興趣點和探究欲的豐富情境,可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跟隨教師的腳步學習和探究,讓他們的語文學習更有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多媒體情境等,以此來讓學生們的語文學習不再是負擔,讓他們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態(tài)去主動學習。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在上課之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青蛙的圖片、視頻甚至是動畫,以此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后面的識字教學奠定扎實的根基。在學生們看完視頻內(nèi)容后,教師可趁熱打鐵,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從而將學生們的注意力及時從視頻中轉移到所學內(nèi)容中。在這一課時,教師可向學生們提出如下問題:小青蛙是綠色的,那它的名字中有沒有表示顏色的字呢?是哪一個字?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學習和掌握起來更輕松,教學效果也能提升一個等級。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是近年來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科學運用這一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按照一定的分組原則進行分組,讓他們以一種合作的形式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團隊意識、助人為樂等精神的培養(yǎng)。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時,應根據(jù)語文學科內(nèi)容和學生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以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就可以采用此教學法。在上課之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將他們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公布小組激勵機制,就可以為學生們布置小組任務了。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可安排學生們自學課文的第三和第四小節(jié),并提出小組要求:要求一,選小組中的一名同學朗讀這兩個小節(jié);要求二,讓學生們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三,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是否有不理解的語句,小組內(nèi)其他已經(jīng)理解的同學可給與解答。最后是小組匯報環(huán)節(jié),即選出一名小組代表,說一說自己眼中的雷鋒,最后,是小組所有成員齊讀他們眼中的雷鋒。由其他小組和教師對他們的小組匯報成績進行打分,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各小組的參與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一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榮譽感,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學生組內(nèi)的質疑和解答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讓有疑惑的學生知曉了問題的答案,緩解了他們面對教師和全體學生的緊張感;另外一方面也使解疑的人通過充當小先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熱心助人的品質,可謂是一舉兩得。
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一個充實的學習風氣,可以讓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受熏陶和感染,是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注重對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們學得輕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一言堂,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質疑和發(fā)問,使他們在學習時不唯師不唯書,以此培養(yǎng)學生們的探究精神,與此同時,也能起到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貓》一課時,就另辟蹊徑,讓學生們先通過自主預習,來找到自己疑惑之處,并嘗試自主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就可以拿到課堂上“為難”自己的同學或老師。這樣的方式,既調動了學生們預習的積極性,也通過營造愛問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養(yǎng)成勤學善問的習慣,這對于提高語文有效性具有積極意義。
總之,教師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眾多,在教學中采用哪一種或哪幾種方法,教師應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們對知識的學習吸收程度,來靈活掌握。此外,教師還應從課堂氛圍入手,讓學生們在一個愉悅的課堂氛圍內(nèi)學習,這些都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