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嶺下鎮(zhèn)中學校,吉林 白城 137000)
閱讀能力指的是閱讀者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完成語文閱讀的本領。語文是承載和傳播人類文明的工具,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以語言為工具,自由地、廣泛地吸取思想,擴充知識,接受人類的認識成果。所以,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讀書不能濫讀。無目的的讀書,只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讀而無趣,無論如何是堅持不下去的。因此每讀一遍課文,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初讀課文,我都提出簡單的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反復讀幾遍。不添字,不掉字,讀通句子,不重復讀,讀出感情。有了明確的要求,學生在讀書時就有了追求,我要讀到什么程度,努力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感覺到重復的無聊。而在分析課文時我都會根據某一部分內容提出適當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激情,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快感。理解了課文后,我就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讀,讀出感情??傊龅?,讀有目標,讀有指導。
中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想要提高閱讀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現(xiàn)階段,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但是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應該給予相應的指導。由于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差,提高學生對教材指定材料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來選擇讀物,先為學生推薦那些內容簡潔樸素的文章,且有著顯眼的配圖,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鼓勵學生閱讀一些新聞類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還應該發(fā)揮家長的重要作用,讓家長在家里監(jiān)督學生進行閱讀,保證學生在家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進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有感情地朗讀,如何讀出感情,只有透過語言本身,通過對詞句的品析,才能做到。品詞析句是讀好書的基礎,是讀出感情的根本。
閱讀教學應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為核心目標。閱讀能力與學生聽、讀、寫的能力直接相關。聽、說能力是人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的一種標志,而準確、恰當、優(yōu)美的言辭往往來源于閱讀,閱讀材料往往同時綜合了書面語和口頭語的精華。同時,學生的習作,主要是從模仿范文開始的,認真閱讀和大量閱讀才能從閱讀材料中汲取對寫作有關的營養(yǎng)。因此,多讀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經驗。多讀應從質和量兩方面來理解。語文教學中的多讀,首先是多讀課文。對一篇語文認真讀、反復讀和大量讀之間,常會形成矛盾。由于學生課程繁重,時間緊,往往無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經驗,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任務,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性質,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眾多的閱讀方法中,教師的精力應傾注于精讀、略讀和速讀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上,使學生具備最基本的閱讀能力,能理解、會運用、有速度,這就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目標。
閱讀策略指的是為了達某些閱讀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讀、比較、視覺化、聯(lián)結、統(tǒng)整等,[1]多篇文章按一定線索放在一起的意圖一定要明顯,有的是要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有的是要強化學生某一種認識,有的是要豐富學生的多元理解,有的是要學生領會讀某類文本的方法……[2]面對同一種情感,人們的認知水平也可能不盡相同。同一文體,因寫作目的、閱讀對象的不同,其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也會有所差異。同是離別,王勃吟出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名句,表現(xiàn)了他曠達的胸懷,而柳永則抒寫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纏綿悱惻的情感。人的性格是復雜多變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將此類文章比較,可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認識人物。
古詩文燦若繁星,有許多詩文中蘊藏著清新恬雅的畫面,更有許多詩文意境深遠,令人遐想連篇。教學中,教師應多加引導和點撥,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詩歌的欣賞離不開想象,只有充分的想象,展開藝術的畫面,才能品味詩的意境。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引導學生借助詩人的豐富聯(lián)想,展開想象,從而領略詩人的情懷。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想象,因為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對文章的理解角度也會千差萬別。此時教師的指導很重要?!叭f變不離其宗”,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文本,再進行個性化解讀。通過獨立思考,以小組的形式交流,學生有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也分享到了別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閱讀教學越來越模式化。在“一紙定終身”的教育制度下,我們的教學離“語文”越來越遠,語文教學中的語文味越來越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凝練的語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達意、意境深遠的藝術境界值得我們,尤其是學生細細品味。所以,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轉變教育觀念,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