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全英
聽、說、讀、寫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也是英語學習者所要具備的學科素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高中學生沒有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不能浸潤其中、耳濡目染。所以學生的學習主要還是以閱讀為主,有人說英語是讀出來的,還有人說“得閱讀者得英語”,這些話都有一定的道理,由此也不難看出閱讀的作用和地位。
詞匯是英語的基礎(chǔ),一切的英語活動都要通過詞匯來實現(xiàn)。詞匯學習不能光靠機械地背誦和記憶,還需要大量的閱讀實踐??梢哉f,閱讀是對詞匯的再次呈現(xiàn),單詞和短語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會顯得生動、具體,如果離開了文章,詞匯就會變得枯燥、抽象。很多學生反映自己背單詞很快,忘得也快,就是因為閱讀量太少,單純地就詞論詞,沒有形成知識的遷移。
英語閱讀是高中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學一門外語,就打開了一扇窗。讀英文原著,用英語思維解決英語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zhì),還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雖然可以讀譯文,但那是別人的理解,應該通過讀原著,形成自己的見解。高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較弱,英語學科素養(yǎng)還不全面,沒有機會和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感受不到英語的語言魅力,這時閱讀就成為學習英語的主要手段,顯得尤為重要。
有些英語教師不重視閱讀教學,授課不遵循三維目標,觀念陳舊、方法老套。教師常以自我為中心,而不研究怎樣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課本的積極性。若按常規(guī)教學過程,可能會花了時間,短期內(nèi)又看不到效果,所以教師往往會刪繁就簡,省去師生、生生互動,采用講授法。把一些??嫉膬?nèi)容總結(jié)歸納,一節(jié)課講到底,讓學生坐著聽講,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一節(jié)課結(jié)束,學生可能連一個段落都沒讀完,閱讀課變成了教師的“獨唱”,這與新課標中與閱讀教學的要求背道而馳。
有些教師不鉆研教材,備課流于形式,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課堂平淡無奇。學生也沒有課前的預習,對閱讀材料毫無準備,完全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喪失了主動性。高中英語閱讀課前設計了熱身內(nèi)容,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卻往往被教師忽略,從而抑制了學生的求知欲。這樣的閱讀教學,走馬觀花,形式大于內(nèi)容,學不到真知識。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說的是做事要抓住要害,要有重點,閱讀教學亦然。閱讀教學也要有主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見著什么講什么。課本上的有些內(nèi)容是讓學生選做,或是應該讓學生獨立完成,并沒有要求必須要做或者必須要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量力而行、酌情處理。
詞匯是英語的基礎(chǔ),詞匯之于英語,如磚瓦之于大廈。閱讀需要豐富的詞匯來支撐,沒有詞匯的積累,閱讀就會處處受限。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強,需要教師加以督促,培養(yǎng)每天記誦單詞的習慣。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強調(diào)詞匯的重要性,定期檢查學生背誦單詞。課前花幾分鐘時間聽寫,每次不要寫太多,下課后盡快批改,爭取當天反饋,對于不達標的學生,限期再聽寫,爭取做到詞匯單元清。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無論何種語言,最終是要用來和別人交流的,就是要說出來,但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用途并不廣泛。天天學英語,卻沒有說英語的機會,即使偶爾想說,也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里了。為了彌補語言環(huán)境的不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朗讀,把課本上的詞匯和課文大聲讀出來,有感情地讀、反復地讀,讀得多了,就會產(chǎn)生語感。
高中英語教學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這對英語閱讀教學至關(guān)重要,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中英語課本中的文章,篇幅長,詞匯量大,對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僅靠課堂時間難以讀懂讀通。課前預習就是為課堂學習掃清障礙,通過預習,教師省去了不必要講的內(nèi)容,節(jié)省了時間,學生劃出了重難點,聽課有的放矢。師生合力,讓閱讀課堂高效、順暢地進行。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它將詞匯、語法、句型等融于一體,有很強的綜合性。在教學方面,教師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敢于突破,積極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