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qū)義和鎮(zhèn)中心學校,山東 東營 257200)
良好有效的評價語言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舒適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幫助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進取的決心來學習數學。同時,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們教師需要完成的也不再僅僅是授業(yè)解惑的任務,還需要給予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出于這一考慮,本文深入思考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形成富有魅力,具有趣味,產生價值的評價性語言。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出于各種考察目的會向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方面有利于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則有助于為有效的課堂評價打好基礎。一般情況下,在教師向學生拋出數學問題之后,往往會有很多學生在積極認真思考之后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個時候教師應當不吝夸獎,對得出正確答案的學生做出表揚和贊美。接著,教師應當鼓勵其他的學生在已有正確答案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新的主張和想法,而不能因為一個標準答案的出現就壓抑其他學生的進一步質疑與探索積極性。因此,為了更好地形成對回答正確者的有效評價語言,教師可以在一個同學回答完問題之后,再鼓勵其他的同學繼續(xù)研究和討論,思考是否有更簡潔的解題思路,是否能夠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接著教師再對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進行整體的比較和評價,既表揚答案正確的學生,又鼓勵解題想法獨特,切入角度獨到的學生,從而將全班同學都納為評價對象,避免只正面評價一人而造成其他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的情況。
不同學生數學基礎、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也就造成了在回答數學問題的時候,有的學生能夠快速反映出答案,而有的學生卻在一開始就搞錯了解題的方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可以無視回答錯誤的學生,相反的,這些學生的內心更加細膩敏感,因此也就更需要教師形成恰當有效的評價語言,建立起他們的學習信心,幫助他們從回答錯誤中吸收經驗,獲得提升。
對這一類學生的評價要求教師不應當一開始就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直接的否定,而是要通過含蓄的評價語言來引導學生調整自己的思路。譬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我覺得你的思路很好,但是你要不要嘗試把公式變形之后再計算”之類的話語,在保護學生自尊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解題提示。這樣一來,就算學生回答錯了問題也不會感到自卑,反而會在教師鼓勵性的評價語言中更積極地探索。
從數學學科的學科屬性來看,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的內容大多為各種各樣的定理和公式,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演示如何套用數學公式,為學生分析概念性的定理,教授固定的解題模板,具有較為明顯的枯燥感與單調感。同時,這種以固定公式概念為基礎的教學結構還很容易導致學生過分關注結果而輕視理解思考的過程,從而造成學生學習數學時出現死記硬背,不知變通等情況。因此,為了避免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出現這種不良的習慣和低效的方法,教師應當先在教學評價語言上做出改變和優(yōu)化,以形成靈活教學特色為基本要求,克服單一的結果化評價模式,而是將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公式的時候,應當先讓學生自己研究一個直角三角形,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直角三角形不同邊長之間的等式關系,最后再將學生的思考結果收集起來進行分析講解,逐步引入勾股定理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過程才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解題思路、角度和方法等進行評價,而不是一味評價學生計算成果的對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始終保持探索的熱情與動力。
在傳統(tǒng)的數學課程評價體系中,教師對學生單方面進行評價是最主要的評價方式,這就使得教師的評價內容和評價語言很容易導致對學生的評價出現一邊倒或者不科學不全面的情況。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積極轉變和優(yōu)化評價的角度,提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家長和教師共同觀察與評價的模式。首先,教師和家長在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評價語言是否做到了公正合理,是否積極參考了雙方的觀點意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評價結果充滿信任和認可。其次,教師和家長要講究評價的語言藝術,堅持此嚴彼松的評價模式,引導學生在嚴格的評價之下端正學習作風,在寬松的評價語言之下積累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最后,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立足學生的角度,形成人文化、關懷化、理解性、寬容性的評價語言。
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中最基礎、最廣大的群眾所在,其自身的評價語言也對推動教學進步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和效果。一方面,教師令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或者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客觀公正的互問互評有助于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舉止,提升整體評價語言的可信度和綜合性。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對課堂的教學狀況進行反向評價,借助學生多角度的觀察和評價語言來提升整體教學效率。這個過程,學生的評價語言應當具有可信度、層次性和針對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評價語言能夠成為整體評價結構中的重要部分。
總而言之,出色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具有其特色的魅力與突出的教學指導價值,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產生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現階段我們教師應當合理分配和安排課堂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將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整體規(guī)劃中的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