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莉
(宿松縣孚玉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安徽 宿松 246501)
豬瘟屬于高度接觸性急性疾病,其病原為豬瘟病毒,并且有較強的傳染性。豬瘟發(fā)病較急,并且危害巨大,很容易造成大范圍的感染。豬瘟會導致病豬微循環(huán)血管壁變性,豬身會有小點出血,嚴重時會導致病豬內臟器官出現壞死或者梗死現象。豬瘟嚴重時會造成生豬的大面積死亡,進而會給養(yǎng)豬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我國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養(yǎng)豬始終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一旦發(fā)生豬瘟病,會對養(yǎng)豬場造成嚴重的損失。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豬的養(yǎng)殖過程中,豬的非正常死亡有30%以上都是因為豬瘟造成的,由此可見豬瘟的危害十分巨大,如果預防與控制措施不到位,很容易給規(guī)?;i場造成嚴重的損失。
豬瘟病毒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存在,但是以遠東地區(qū)、南美洲和亞洲最為廣泛。與以往相比,目前豬瘟的流行發(fā)病特點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轉變,其變化趨勢多呈現為波浪式或者周期性。豬瘟病毒會通過胎盤進行傳播,一旦母豬攜帶豬瘟病毒,待其產仔后,病毒會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母豬會產下弱胎或者死胎。相關調查顯示,在妊娠母豬之中,帶毒母豬綜合征的感染率超過了44%,母豬產下的仔豬即使最初表現正常,但是在仔豬4~6月齡的時間范圍內,會出現相關癥狀,而且這種傳染途徑比較特殊,即使對仔豬注射疫苗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規(guī)?;i場中,生豬的養(yǎng)殖數量較多,必然導致養(yǎng)殖密度大,這會對生豬造成不良應激,提升豬瘟的發(fā)生幾率。因此,規(guī)模化豬場豬瘟的預防和控制,首先需要合理把控養(yǎng)殖密度,通過合理把控養(yǎng)殖密度,能夠有效降低豬瘟的發(fā)生幾率。控制養(yǎng)殖密度要以生豬不會過度擁擠為標準,同時還要做好豬舍的通風工作,保持豬舍的空氣流通效果。同時,豬舍的清潔也至關重要,要及時清除掉豬舍中的垃圾、糞便以及雜物等。要注重把控豬舍的溫度,在冬季注意保溫,在夏季要做好降暑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殺滅豬舍內的細菌與病毒,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豬瘟感染幾率,保障生豬的健康生長。在飼喂過程中,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應激類藥物,促進生豬免疫能力的提升,也能減少豬瘟的感染幾率。
豬瘟的控制,主要方式是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的效果將會直接影響到豬瘟的控制效果。進行疫苗接種,首先要把控疫苗的質量,如果疫苗存在質量問題,必將會給疫苗接種帶來不利影響,甚至會造成無效接種的情況發(fā)生。為保證疫苗的質量,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疫苗的監(jiān)管,定期抽檢市場中的疫苗,避免存在質量問題的疫苗在市場中流通。除了對疫苗進行監(jiān)管之外,還要做好疫苗的保管工作,疫苗的貯藏溫度應不高于15℃,同時還需要在冷藏條件下運輸疫苗,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對疫苗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要規(guī)范接種疫苗,根據說明書要求進行接種。對新出生仔豬要做好超前免疫,在仔豬超前免疫過程中,可以一同對母豬進行接種。在仔豬60日齡時,要進行第二次接種。負責疫苗接種的人員應參加接種技術培訓,掌握規(guī)范的接種方法,通過規(guī)范接種程序,保障接種的質量和效果。工作人員要準確把握接種的部位和接種深度,避免出現“打飛針”情況的發(fā)生,同時還要掌握疫苗的用量等。最后,要規(guī)范接種程序。針對市場上疫苗種類繁多的情況,需要科學選擇疫苗,這是保障疫苗接種效果的重要基礎,在進行接種之前,要結合地方流行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疫苗進行接種,真正做到對癥下藥,這樣才能保證接種的效果。如果豬瘟疫苗接種與其他疫苗接種發(fā)生沖突,考慮到豬瘟的危害較大,因此,通常都應先進行豬瘟疫苗接種,這就需要安排好疫苗接種的順序。對母豬的接種,可以在配種前或者產后20d時進行一次接種。對于仔豬,可以25~35日齡接種一次,并且在60~70日齡再接種一次。針對配種公豬,每年需要接種2次。要確保每頭種公豬的免疫計量高于750個RID。在豬瘟流行期間,一旦發(fā)現有生豬感染上了豬瘟,則要對規(guī)?;i場內所有豬群注射豬瘟單聯(lián)苗,避免豬瘟病的大范圍傳染,將損失將到最低。
目前,針對豬瘟尚未研發(fā)出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對豬瘟的治療關鍵在于臨床的積極對癥用藥。病豬如果出現發(fā)燒的癥狀,可以通過注射抗生素的方法進行治療,能夠起到消炎的作用。而針對身體虛弱并且沒有發(fā)燒的病豬,則可以應用黃氏多糖以及Vc等藥物進行治療,有助于提升病豬的抵抗力和緩解癥狀。
綜上所述,豬瘟會對養(yǎng)豬業(yè)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規(guī)模化豬場需要做好豬瘟內的預防與控制工作,保障生豬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