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銅勝
夜里沒有心情讀計劃中的書,隨手翻開《古詩十九首》,看看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句子,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感觸。翻到《行行重行行》,讀到最后“努力加餐飯”時,眼睛忽然就濕潤了。這樣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在一瞬間想起了許多。那是我以前不曾在意的簡單句子。而此時,這幾個字卻擊中了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十幾歲時,我離家外出讀書,父親送我到校后的第二天,便匆匆地趕車回家了,少年人的孤獨,在那一刻便如影隨形地跟著我。那時我常把對家的思念訴諸筆端,信一封一封寄回家,信中很少說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只講自己想家時種種難受的感觸和在校的諸多不適。父親每信必復,來信總說,“家中一切安好,勿念。一個人在外,要學會照顧自己,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吃飽飯,不要節(jié)省,生活費不夠,望來信告知。下個月,家里晚稻收了,就可以挑些米去市里賣,家里便寬裕了”。彼時年紀尚輕,讀不懂父親信中的深情,當然也不能體會父親為了生計所付出的艱辛。如今再想起三十年前的那些信,心里一酸,而信中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仍是父親再三的叮囑,叮囑我要“努力加餐飯”,要照顧好自己。
年輕時,喜歡熱鬧,常和朋友們在一起,回家的次數(shù)就少了。父親每次見到我,總喜歡問東問西。有時候,我會很耐心地和他說自己的事;有時候,也會不耐煩。父親并不會介意我態(tài)度的變化,在臨分別時,總不忘了囑咐我,在外面要少一些應酬,少喝點酒,飯要吃飽,夜里看書寫字,要少熬點夜。父親的話,我認真聽著,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許多事情自有分寸。
一年前,父親走了。父親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我感覺身心俱疲,人也明顯消瘦了許多。在醫(yī)院陪護父親的日子里,每天吃飯的時候,父親總是用一種憐愛的目光看著我,他總是忍受著病痛,并勸我要多吃一點。有時他甚至會對我說,你不多吃一點,養(yǎng)好身體,怎么有精力照顧我呢。在父親面前,我總會努力多吃一點,好讓他放心?;氐郊依铮迺恍┪蚁矚g吃的菜。吃飯時,即使食欲不好,妻也是不停地搛菜放在我的碗里。
那時,我才讀懂“加餐飯”前面“努力”二字所蘊含的分量。當面臨人生的低谷時,當面臨生活的重擔時,即使沒有食欲,即使難以下咽,一個人也要打起精神來吃飯。直面人生中的種種困難,勇于擔起生活的重擔,“努力加餐飯”,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家人,是為了履行好成家立業(yè)后身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這或許是“努力加餐飯”的深意所在吧。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