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雪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zhèn)學區(qū)中心校北區(qū)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讀寫結合講練互動想象力“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闭Z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達真情實感。”可是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實際是:很大一部分學生面對作文仍然是恐懼心理,顯出為難情緒。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擺脫這種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無事可議的困境,使他們從要我寫變成我要寫,真正感受到寫作中的樂趣,這已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新課題。
那么,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哪里,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在哪里,激活學生寫作激情的載體又在哪里——這可能也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在苦苦追尋的一個問題,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點其實有很多,增加閱讀量;學生自己的生活體驗;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在寫作訓練中教師給予他們的欣賞與鼓勵;老師在設計作文題目時是否考慮貼近學生生活,等等,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談幾點看法。
前蘇聯(lián)教育家伯拉斯指出:“教師不直接把現(xiàn)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獨立地發(fā)現(xiàn)相應的命題和法則?!边@對作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怎樣使作文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成為自己的精神樂園,使作文變難為易呢。我認為僅僅靠一篇范文的影響是不夠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引導和熏陶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應采取讀寫結合的方法,在分析課文的同時滲透寫作的內容,如在學習長春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以此點燃學生的情感,引發(fā)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進而教師因勢利導,與學生一起來探討作者石鐵生和母親這兩個典型人物為什么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在討論中,自然地掌握了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好好活的思考”。在作文欣賞課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網絡等資源,把有關字斟句酌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如長春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推敲”這一單元中的“賈島‘推敲’”“荊公改字”“歐陽定稿”三個故事。讓學生明白文章之所以生動,是與作者精心錘煉分不開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修改和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之中,使課堂一下子變成了學生們其樂無窮的讀寫天地。圍繞課文內容所作的這些工作,同學們都會對這些經典有自己的全新的理解,他們自己的寫作興趣也會被慢慢調動。
小學生的語言匱乏,直接導致了他們對于作文成文的畏懼,如何使學生克服這一問題,使他們樂于在寫作中展示自我,讓作文成為他們自由揮灑的舞臺呢?此時,對美文的欣賞與采擷就十分必要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美文,學生們也同樣有欣賞和喜歡的情感在里面。因此,在興趣激發(f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多種環(huán)節(jié),激發(fā)情趣,這樣在日積月累中,為學生們儲備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才思之源。
那么,我們的教師就應利用平時的晨讀和自習,讓學生閱讀美文,積累素材。美文的特點是用生動的語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及自然景觀,它的突出特點是形象性。通過閱讀美文,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具體形象,同時還可以獲得大量詞匯,這些形象的詞匯在想象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鼓勵學生搜集美文資源,有計劃地、持之以恒地學習,做好記錄,切實指導學生多讀書,巧讀書,讀好書,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語言優(yōu)美的,思想適中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同時,應該在每天讓課前,安排一部分學生為大家背誦一小段自己寫的習作。并要求同學在聽讀后,評出一兩句大家認為經典的內容,并用心記憶和體會,我想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同學們的寫作積極性會越來越高,寫起東西來也會越來越主動,越來越用心。
目前,課堂教學仍是學校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場所和途徑。過去呆板、陳舊、單一的教學方法,不但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也容易導致學生厭倦,更容易抹殺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也清楚,小學生善于直觀的形象思維而缺乏抽象的想象思維。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新鮮事物有敏感性和好奇心,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和好勝心理。因此,根據這種心理和思維特點,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及掛圖、燈片把抽象的課文內容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學生,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由圖象到課文,由直觀到抽象,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把課文中豐富的知識轉化為由直觀到抽象的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刺激物,從而產生興趣。為此,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師生互動,一起打造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來吸引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寫作。
如何在寫作中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墩Z文新課程標準》中這樣表述的:“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薄梆B(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彼囆g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歷代小說家筆下的文字無一不是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原型,所以,教師在寫作指導過程中,應該走進學生的生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引導。啟發(fā)并鼓勵他們說心理話,寫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綜上所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讀寫結合、講練互動,注重直觀與抽象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汲取新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再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師的豐富生活體驗及課堂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引導,都會使學生們在寫作課上興趣盎然,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