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榮
(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龍慶彝族壯族鄉(xiāng)龍慶完全小學,云南 曲靖 655706)
合作學習理論起源于美國,是一種結構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策略。通常是由幾名學習成員組合在一起,共同探討、相互補充、相互協(xié)作的一種學習方式。本人作為一線的數(shù)學教師,結合本校的學生實際,半年來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堅持采用合作學習理論,試圖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合作交流,努力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那種單一化、模式化、靜態(tài)化的弊端,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益,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將學習當作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促使學生活潑、主動、全面地發(fā)展。那么,傳統(tǒng)教學方式問題何在?實際操作中的合作學習存在什么問題?怎樣可以有效地組織合作學習?是否真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些問題有關內行學者早已研究。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對他們的學習進行分組,更好地去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繼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才能,更好地去體會數(shù)學學科的魅力。例如,在學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內容時,部分學生對加減法的計算掌握還不夠熟練,這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題目,讓學生去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抽號碼來完成相對應的題目,完成后教師根據(jù)每位學生的正確率來給出相對應的分數(shù)。最后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分數(shù)去計算每一小組的分數(shù),評選出前三名,并給前三名的小組同學給予一定的鼓勵。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認真地去讀題、審題、做題,都希望給自己的小組最高的分數(shù),還有的學生做完后能夠主動地與組內其他同學核對答案。學生經(jīng)過這樣一段時間的鍛煉,計算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也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繼而更好地提高了他們的數(shù)學成績。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假使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自主探索這個前提,便發(fā)揮不出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去思考和探究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更好地去理解知識,更好地去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例如,在學習《8加幾》這一內容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2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不是很牢固,當“還有多少盒果汁?”這個問題提出來后,教師不要急于去告訴學生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先自己進行思考,然后再讓他們與小組同學之間進行合作與探究。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先跟組內的成員進行交流,學會取長補短。當然,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生了解到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點數(shù)法、接數(shù)法、湊十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的機會,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除此之外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探究與合作的樂趣,繼而讓學生學會了在學中樂,在樂中學的道理。
在教學中,如果沒有經(jīng)過嚴謹?shù)乃伎挤治?,便對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樣學生便抓不到合作探究的核心,效率也大大減弱。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時也要給學生劃分清晰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找到各自分工的重點,不要僅僅局限在教師帶領的路線中,要能夠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繼而更好地去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熱情,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去描述自己認為的三角形的含義以及特征,然后讓學生與同學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研究出來的特征與自身原本的認知存在哪些相似和不同之處,并能總結中有意義的特征。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三角形圖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最后再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評價與補充,繼而更好地去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他們對數(shù)學學科的熱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實踐證明,合作交流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繼而更好地去彌補,促進相互之間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教室中的長方體圖形,并讓他們與小組同學之間進行探究與交流,最后學生得出結論: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18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長方體的相對的兩個面大小相等……教師也要學會對學生的這一發(fā)現(xiàn)給予表揚與鼓勵,引導學生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繼而營造一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提高了他們對數(shù)學學科的興趣,繼而更好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結協(xié)作與自主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整體數(shù)學成績。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且確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探究,從而更好地去提高學習成績。因此,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積極的嘗試小組合作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