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學人事處,遼寧 沈陽 11000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知識的更迭速度越來越快,“保鮮期”越來越短,人們迫切希望獲得自身職業(yè)相關的必備技能和最新知識。但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總量,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限制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道路,面對面的傳統教育模式無法滿足大多數受教育者的需求。發(fā)展遠程教育能有效解決高校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借助互聯網、多媒體、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使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到重復利用實現共享,讓身處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和渴望充實自己的學習者有機會接受優(yōu)質的高等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面對激烈的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競爭,優(yōu)質人才對任何想要有所作為的企業(yè)來說都是重中之重。但受限于相對薄弱的教育資源,企業(yè)要加強各方面人才的培養(yǎng)和儲備就必須首先從在職人員抓起。而在職人員由于工作的原因往往不能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受教育的時間有限且不固定,傳統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在大數據的幫助下,遠程教育因為教育資源的豐富性及便利性很好的解決了在職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的問題,同時又幫助企業(yè)實現了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
傳統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中,老師占主要地位是課堂的主體,負責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的可能性。而大數據時代遠程教學模式一方面將教育資源分享到互聯網平臺,這樣學生就能夠自由的選擇學習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從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利用更多的時間解決學生提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根據信息反饋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提升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效率,需要高校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轉變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傳統模式以及相應工作者的思維,積極嘗試不斷開拓遠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要做到如魚得水需要相關工作者自身具備良好的大數據意識,明確大數據對于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工作的意義。第一,必須認識到高?,F在和歷史數據對遠程教育建設發(fā)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數據本身也是一種資源。只有意識到數據對高校遠程教育的意義,管理者才能意識到對歷史數據的收集和實時數據的積累的重要性,從而完善高校遠程教育的信息化建設。第二,積極對比高校與其他行業(yè)數據,同時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在強化分析數據能力的同時,深入了解高校在各學科領域的綜合能力,為在校學生以及各行各業(yè)從業(yè)者進行高效的遠程教育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撐。結合大數據通過準確完善的分析,為高校遠程教育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找到自身發(fā)展的正確方向。第三,大數據在實踐中的意義。如果單單只是數據分析,并不能體現出大數據在遠程教育中的優(yōu)勢。在實踐中,管理者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管理系統對受教育者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同時對學習前后的數據經行對比。這樣不但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也可以為企業(yè)發(fā)掘出更適合的人才。
建立完善的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大數據平臺實現校內外數據的全要素流通,是大數據在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重點。各項數據都可以在平臺上進行統一的錄入、存儲、計算、分析、管理、刪除等功能,為遠程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撐,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大數據在實踐中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建設遠程教育大數據平臺的過程中,應使平臺本身具有較強的交流、共享等功能,進而提高平臺學習的有效性。避免建立獨立或功能單一的數據平臺,這樣會影響整個平臺的準確性降低實際應用的價值。
為了使高校遠程教育管理得到真正的提升,管理者需要借助大數據充分整合校內外數據資源,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時效性。為此,積極整合校內外數據資源,對二者進行分析比較,是高校遠程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任務。因此,高校遠程教育管理的發(fā)展與社會各方面發(fā)展都有著緊密聯系。在高校遠程教育管理過程中,積極分析校外相關數據,挖掘與學生及當下社會迫切需要人才相關的各項社會信息,同時與高校自身資源進行進一步整合,為高校遠程教育管理確定發(fā)展方向、教育方向。同時,提升在校學生和高校自身的社會競爭力,充分發(fā)揮教育遠程管理工作的功能,真正做到為學生及社會服務,實現高校教育遠程管理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