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喬宇
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019 年10 月26 日至30 日,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揚琴演奏家、教育家以及揚琴愛好者們齊聚安徽合肥,參加了一場揚琴界乃至音樂界的一大盛宴—第十五屆世界揚琴大會。此次大會由中國音樂學院、合肥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樂派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世界揚琴協(xié)會(CWA)、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安徽藝術學院、合肥保利大劇院、安徽櫻藝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xié)辦。
揚琴,原名洋琴,別名蝴蝶琴、瑤琴、扇面琴、打琴、銅絲琴等。揚琴自明朝末期經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廣東地區(qū),隨后逐漸進入內地,經揚琴前輩們、藝術家們的不斷努力實踐改進,將揚琴發(fā)展成為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樂器,并在世界揚琴三大體系中獨樹一幟。
世界揚琴協(xié)會成立于1991 年,協(xié)會主席由辛巴龍演奏家、教授維多利亞·海倫莎擔任,有來自歐洲、亞洲、美洲、澳洲的多個成員國家,會員有揚琴演奏家、教育家、制作家和學者們。2005 年在北京舉辦了第八屆世界揚琴大會,此次第十五屆世界揚琴大會是第二次在中國大陸舉辦。
10 月26 日晚,海內外揚琴演奏大師齊聚合肥大劇院,為觀眾們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開幕式音樂會。樂器是音樂的重要載體,音樂呈現(xiàn)人類精神文明的精華。音樂所富含的人文關懷和表達的人類思維及情感,超越國界和文化差異,觸及心靈,消除隔閡,增進相互理解。中國揚琴正以這種情懷讓世界各民族開展交流與對話,此次大會將會成為各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的助推器,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開幕式節(jié)目采用中國多位著名作曲家創(chuàng)作、改編的經典揚琴作品,結合豐富多樣的演奏形式,盡顯揚琴百年歷史輝煌,呈現(xiàn)中國音樂文化之精粹。開場由百位揚琴小使者與當代中國揚琴演奏家組成的百人揚琴一起演奏了由雷遠生作曲,張嘉陽編曲的《美麗合肥》,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揚琴音樂文化的傳承與蓬勃發(fā)展;安徽傳統(tǒng)器樂合奏淮河琴書《心歌》,向中國以及國際友人展示了安徽的傳統(tǒng)魅力;由多位中國優(yōu)秀的揚琴演奏家代表共同演繹的揚琴重奏《翡翠》,由數(shù)十位中國高等專業(yè)音樂院校揚琴專業(yè)教師以器樂重奏形式結合中國國粹——京劇共同展示的戲曲音樂《打虎上山》;世界揚琴合奏《多彩旋律》;民樂合奏《夜深沉》;揚琴協(xié)奏《我愛你中國》;揚琴與樂隊《經典綻放—揚琴名曲聯(lián)奏》,充分向世界展示了我們中國揚琴的傳統(tǒng)韻味。
本次揚琴大會活動不但有高水準的演奏會,還有各種講座活動,引領21 世紀世界揚琴藝術發(fā)展進入一個更高的階段。在10 月27 日上午十點鐘舉辦了中外揚琴對話的座談會。首先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河老師主要談論到我國揚琴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中國當代揚琴創(chuàng)作已經形成了創(chuàng)作家、演奏家、音樂理論家三位一體的創(chuàng)作模式,音樂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了一個很好的態(tài)勢。第二個是世界揚琴協(xié)會主席維多利亞·海倫莎講述了關于歐洲揚琴辛巴龍的名稱衍變以及樂器發(fā)展變革的過程。第三個是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趙艷方老師,趙老師對我國目前揚琴音樂教育情況作了詳細介紹,我們中國揚琴音樂教育主要分為兩大類:揚琴專業(yè)教學體系和社會音樂教育體系,這兩個體系相輔相承,互相支撐。第四個是來自伊朗的麥赫迪·西亞達特,他主要向我們介紹了西亞南亞的桑圖爾的歷史概況以及它的發(fā)展。第五個是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著名優(yōu)秀揚琴演奏家許學東教授,許老師主要介紹了我國揚琴演奏技法的發(fā)展,我國的揚琴從單聲部織體發(fā)展成為雙聲部織體,由原來的兩只手做一件事到現(xiàn)在的兩只手做兩件事。第六個是來自英國的作曲家、樂器改革家、世界知名演奏家喬弗利·史密斯,同時他也是擊弦德西瑪?shù)淖髑?、演奏及技巧方面的開拓者,他的研究主要偏向于樂器的研制與改革,史密斯將可變微分音調音裝置與多種自然音和全半音德西瑪琴融為一體稱為“可變音德西瑪”。第七個是來自瑞士的約翰內斯·??怂梗募易迨菍I(yè)的揚琴制造,他曾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制作哈克布萊特琴,2002 到2013 年,他制造出了多臺不同型號的哈克布萊特琴。最后一個是當代揚琴之父的長女楊小明老師,她主要向我們講述了楊競明先生對我國揚琴改革的一系列重大貢獻。中國揚琴改革之路的起點就是楊競明先生發(fā)明的三排碼小轉調揚琴,楊老先生做出的這些重大改革至今推動著我國揚琴制作藝術的發(fā)展不斷走向成熟,并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10 月29日,在合肥大劇院多功能廳來自國內外共十一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帶來了多場精彩的講座。有關于揚琴的歷史發(fā)展、演奏技法運用、傳統(tǒng)作品分析、演奏技巧訓練、揚琴與樂隊等等。
10 月27 到29 日,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院校的優(yōu)秀揚琴藝術團為我們展示了精彩的音樂會。有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太原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廣東省漢樂學會、閩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海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徐州市演藝集團、中國戲曲學院以及伊朗、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斯洛伐克、瑞士、韓國、美國、匈牙利、墨西哥、英國、新加坡、安徽、青島、云南、內蒙古、廈門、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都舉辦了專場音樂會。曲目有傳統(tǒng)風格作品,也有近幾年的新作品,印象深刻的有首都師范大學“鳳凰于飛”揚琴室內樂團演繹的中國傳統(tǒng)曲目《流水歡歌》,嘗試性地加入了提琴樂器,中西合璧,一唱一和,將作品的情感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還有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高一的牛靖雯同學演奏的新作品《炫·光》,該作品汲取了世界音樂元素,旋律動感十足,節(jié)奏熱情歡快,牛靖雯同學年紀雖小,卻有著收放自如的演奏手法,非常完美的詮釋了該作品的情感意境,帶給我比較大的視覺沖擊。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所在的內蒙古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揚琴樂團此次也攜手內蒙古藝術學院揚琴樂團、包頭揚琴樂團和包頭師范學院揚琴樂團代表內蒙古地區(qū),共同演繹了頗具草原音樂文化特色的揚琴音樂作品,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了五天的交流,大會于10 月30 日圓滿閉幕。在閉幕式音樂會上,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世界揚琴匯聚一堂,盡顯各國揚琴藝術魅力,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世界揚琴音樂文化。各國藝術家共同演奏了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茉莉花》,該曲旋律婉轉悠揚,感情深厚而含蓄,表現(xiàn)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yōu)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樂曲演奏到后半段,演奏家們互換樂器再進行演奏,使得現(xiàn)場的氣氛非?;钴S,最后完美地為本次大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是一次國內外揚琴藝術交流的盛會,為中外揚琴藝術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大會期間,舉辦了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音樂會以及專家講座,為大家?guī)砹送昝赖囊暵犑⒀绾头浅3鋵嵉睦碚撝R學習。今后我們要堅持發(fā)揚和傳承自己本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并以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去學習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文化,使中國揚琴音樂在世界揚琴藝術的舞臺上獨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