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慶春
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環(huán)境之下,導學式教學法逐漸呈現(xiàn)在教育者的視野,這種教學形式不單單是教師的教,也不僅僅是學生的學,而是既有教師的教,又有學生的學,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給予學生引導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激情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小學體育雖然與學生的成長關系密切,但是其中的學科內容龐雜,加上小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導致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為此,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導學式教學方法應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提升學生的體育理解力,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導學式教學法,重點在“導”上。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本身的動作相對不規(guī)范,即便我給他們進行了一定的講述,他們依然無法領悟其中的動作要領。而當今的小學生自身在學習方面更渴望進行自主的探索,這樣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相應的體育動作。為此,在后來的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但是在讓他們進行探索之前,我通常會為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中,我讓學生先進行了相關的熱身運動,然后讓他們試著跳躍幾下,在這個過程中,我順勢對學生的柔韌性進行了初步的掌握。然后,我給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并進行具體的探索,提出的問題是:你們想想青蛙是如何跳躍的,如果想跳躍更遠,如何發(fā)動腿部力量和腳的力量?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訓練進行嘗試和摸索。如此,學生們發(fā)現(xiàn),要想跳躍更遠,除了腿部進行一定的彎曲外,還要甩動手臂的力量,帶動身體往前躍動。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學生的研究主動性提升,體育的教學效果較為明顯。
教師在應用導學式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模式進行引導,讓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體育教師可以用一定的技術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比較逼真和形象的知識畫面,讓學生更加愉悅地進行學習。在應用信息技術引導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在一起,讓教學課堂更加富有童真童趣。
例如,在《武術》教學中,因為這節(jié)課與學生平時的體育項目關系差距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感到陌生,也會影響到學生自身的學習進度。為此,在教學導入階段,我先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引導,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一段武術的視頻,并伴隨一定的音樂。在學生沉浸在視頻和音效中時,我突然將畫面暫停,然后詢問學生:“你們還記得剛才視頻中的武術招數(shù)嗎?誰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呢?”如此,學生們的興致高漲,他們紛紛躍躍欲試,于是,我讓幾個學生站出來為大家進行演示。通過如此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體育興趣,還豐富了體育的教學內涵。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渴望在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體育學習依然如此。也正因為如此,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除了希望教師的引導外,還渴望教師能與他們打成一片,如此可以讓他們感受不到課堂的緊張氣氛,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為此,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進行引導,然后讓學生進行體育問題的講解和探究等。
例如,在體操類體育活動中,我通常先給學生講解一番具體的活動注意事項,然后詢問學生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讓懂的同學給這部分學生講解和示范具體的動作。之后,等大家都懂得了具體的動作后,我與學生們一起參與具體的活動。如此,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互動關系,還增進了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這樣能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導學式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價值自然可見,但是將之運用在體育教學中的教師沒有幾個。為此,體育教師要進行大膽的嘗試,要將導學式融合在體育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此,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想要更好地運用導學式教學法,教師還要繼續(xù)進行教學研究和努力,讓這種教學形式的價值最大化,最終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