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翔 四川長江職業(yè)學院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包括中國當代風景油畫在內的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出現了很多極具個人風格特色的藝術家,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風景油畫的藝術內涵,也標志著中國的油畫藝術開始由原來單一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形式為主向形象化、多元化的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的轉變。在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中,中國當代藝術家表現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熟練的油畫技法技巧,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這些油畫和傳統的西方油畫不同,也不是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法和意蘊的簡單轉移,而是藝術家們在油畫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的多元化的藝術形式。
在油畫傳入中國之初,它的繪畫空間表現形式就表現出民族差異性,并且隨著文化的交融和不斷推進,中國當代風景油畫在這個過程中,空間表現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給中國油畫藝術的發(fā)展帶來了挑戰(zhàn)。因此,本文就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發(fā)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研究了中國當代油畫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最初油畫是從西方傳入我國的,和傳統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促使人們的審美趣味開始發(fā)生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逐漸獨立出來的畫種和繪畫科目。油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它在空間中的表現形式具有獨特性,并且會受到地域和國家文化等的影響,由于人們對空間的認知不同,因此對繪畫空間的認知自然也不同。中國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歷史悠久,在世界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正是這樣在各種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的繪畫空間表現形式才開始頗具特色,進而獨立出來形成了中國當代風景油畫。這里所說的空間就是自然空間??臻g意識就是人們通過復雜的大腦活動在客觀事物的幾何物體之間進行轉換,然后通過大腦思維活動來幫助進行綜合分析。因此空間知覺是人們空間意識發(fā)展的基礎,它的藝術價值主要通過理解、感知和歸納來進行描繪。而繪畫空間和自然空間不同,繪畫空間是在自然空間的基礎上由藝術家通過自己的藝術構思表現出來的,它是不可觸摸的、帶有藝術家靈魂的。可以說,繪畫就是人們對大自然獨特感知方式的一種,它具有一定的感官色彩。文藝復興時期魯本斯的作品《搶劫盧西珀斯的女兒》中就是首先營造了一種如夢似幻的繪畫空間,借此調動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對于主題的表現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當代風景油畫創(chuàng)造的出發(fā)點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很多中國藝術家會將自己的主觀精神和情感因素融入作品創(chuàng)作中,這樣一來就可以促進中國風景油畫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的面貌。另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空間意識和生命意識,藝術作品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表達,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將生命精神的物化,可以達到讓人頓生觸景生情之感,自然而然地進入一種物我共照的狀態(tài)。朱立元曾經說過,中國的審美文化從最初就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為根本的,它強調藝術來源于主體本心,而不是單純地對外物的模仿。因此,中國當代風景油畫藝術家都非常關注對自己空間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作的時候力求捕捉自然生物的內在生命力,進而將這種旺盛的生命力注入客觀的生命中,通過這種形式藝術家可以利用各種手法來展現主體的生命意識。
從中國當代風景油畫的發(fā)展來看,多元化局面的產生確實經歷了一個非常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從最初學習西方的油畫空間表現,到后來可以熟練地應用油畫再現自然空間,再到現在可以收放自如地展現主觀空間,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但是從整體上看還是符合我國藝術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對于藝術家來說,多元化的發(fā)展預示著他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能,在這個喧囂的社會堅守自己內心的凈土,在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的時候,應當立足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結合本民族的特色,利用繪畫技巧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風景油畫作品。
在當前的藝術發(fā)展背景下,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借鑒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中西文化應當如何互相吸收、怎樣吸收是值得繪畫界研究的課題。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的藝術大家有自己的繪畫風格,在當代風景油畫中有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我國在當代風景油畫的發(fā)展過程中還是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審美價值、繪畫手法和繪畫語言上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因此藝術家應當從空間表現的角度,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來不斷地完善創(chuàng)作,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