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向鋒,吳曉春
(東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浙江 金華 322100)
藥物治療是抑郁癥治療的方式之一,由于抑郁癥患者的整體情緒比較低落,抑郁癥患者并沒有強烈的生命意識,導致患者的服藥依從度也比較低,影響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針對抑郁癥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干預對于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74例抑郁癥患者是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7人?;颊呔涍^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觀察組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17~59歲,平均(36.69±1.28)歲,對照組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18~60歲,平均(36.71±1.25)歲,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定期囑咐患者服藥,并且對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記錄,如果患者出現(xiàn)情緒波動的話,要進行及時的疏導和干預。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干預應用在觀察組中。首先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仔細的記錄,并且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減少患者對外界的恐懼感,可以詢問患者最近發(fā)生的愉快的事情,讓患者在講述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并且盡量患者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能夠讓患者愿意交談。還要將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和認識。其次需要積極引導患者面對病情,如果患者發(fā)現(xiàn)自身出現(xiàn)悲觀、哭泣不止,甚至出現(xiàn)自殺的傾向,必須要立即聯(lián)系醫(yī)院以及家人進行治療,家人一定要控制好患者的行為,以免出現(xiàn)意外。最后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將藥物的作用以及使用方式告知患者,對患者每日用藥后的身體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同時還要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告訴家屬與患者相處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異常,必須要立即送往醫(yī)院。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前后抑郁情況。
采用SPSS 20.0,計數(shù)資料進行x2值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的時候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n(%)]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觀察組的護理前后抑郁情況均低于對照組,護理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抑郁癥目前在臨床上的治療困難比較大,而且該病的發(fā)病機制難以預測,患者很容易在疾病恢復之后繼續(xù)陷入抑郁的狀態(tài),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患者時刻都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情緒,這樣才能夠進一步開展后續(xù)治療[2]。另外在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必須要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深刻的了解,這樣才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護理方案。可以通過向患者進行主動交流溝通,深刻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這樣才能夠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同時也有利于護理措施的進一步應用。與傳統(tǒng)護理方式相比,優(yōu)質護理服務干預能夠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護理服務,在優(yōu)質護理服務干預之下,能夠更加注重患者心理變化以及心理健康,所以臨床效果也比較顯著[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情況比較()
表3 兩組護理前后抑郁情況比較()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37) 64.68±3.54 36.61±2.51對照組(n=37) 65.21±3.55 46.65±2.85 t 0.6430 16.0809 P 0.5222 0.0000
抑郁癥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干預對于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均較高,可以控制患者負面情緒的進一步發(fā)展影響疾病治療,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