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景
虛構攝影更重要的是在拍攝前的設計與構建,照片作為最終的呈現效果。對于馬良而言,虛構攝影是完成其“電影”夢想的一種方式。
馬良可謂是國內虛構攝影的先行者之一,在扎實美術功底的助力下,馬良的作品充滿主觀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僅與童話故事《神筆馬良》的主角重名,馬良也是自小學習畫畫,學習美術專業(yè)長達11年。熱愛電影的他,在畢業(yè)之后進入廣告制作圈,并希望能借此進入電影圈,卻事與愿違,反而離電影越來越遠。但是學習美術和廣告制作圈的經歷讓他萌生用攝影創(chuàng)作“電影”的想法,通過照片講述故事,這樣一來,馬良式的虛構攝影便應運而生。
虛構攝影的重要特征便是畫面中的元素都是作者的表達,虛構攝影基于真實,卻又不是現實,是作者的思考、情感、記憶,抑或是想象與幻想的表現。即為虛構攝影,馬良在制作照片時,重點都在前期籌備和后期制作上,首先是概念草圖、場景搭建、道具制作以及服裝設計的準備,現場拍攝主要是演員調度和光影塑造,后期則根據需要調整照片的影調和色彩,達到需要的氛圍。
欣賞馬良的攝影作品,似有一種進入喬治·梅里愛(Georges Melies)的幻想夢境或是異次元平行世界的錯覺,在一方光影變幻的空間穿梭,故事情境也隨之躍然眼前。
作品闡釋
《影子是我的情人心是仇敵》系列作品是20侶年所創(chuàng)作的,馬良在讀搭科夫斯基的自傳《雕刻時光》時,無數次令其唏噓不已。讓馬良想起了很多,回憶起了十六歲第一次讀到北島的詩歌時的內心感受。此系列作品用攝影的方式和一些中國當代著名詩人的作品對話,包括北島、歐陽江河、王宣、黃燦然、翟永明、芒克、沈浩波、俞心樵等等。馬良先建造了復雜的場景,卻沒有直接拍攝這些場景,而是用一盞燈將場景在白幕投射出了陰影,鏡頭對準的只是一個投影,這是這個作品的獨特之處。所以每張作品的“主角”既是詩歌也是影子。馬良用攝影的這種真實的表象與畫面所努力呈現的荒誕感之間產生了最大緯度的反差,像是某種致幻劑。正如馬良自己所說:“作品里從來不曾有現實,只有無邊的幻境。我希望您帶著隔霧看花的朦朧喜悅,將那些作品視為是一個柔軟的可以隨時穿墻而過的迷宮,一個您可以任意破解的迷題。您不需要理解我的作品,只需要微笑著和他們游戲?!?/p>
展訊
影子是我的情人
心是仇敵
展期:
2020.8.30-2020.10.25
主辦:
Alter Gallery(上海)
馬良
1972年生于上海,12歲進入上海華山美術學校初中部學習專業(yè)美術,1995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專業(yè)。接受專業(yè)美術教育11年。1995年至2003年期間從事廣告影片的美術指導和導演工作,先后獲得過2次中國廣告節(jié)金獎。2004年回到熱愛的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開始以攝影為媒介的圖片藝術創(chuàng)作,兼繪畫和裝置藝術創(chuàng)作。2012年發(fā)起藝術項目“移動照相館”。他將自己的工作室裝入兩輛卡車,用10個月時間穿行全國35個城市,用搭建臨時照相館的形式,免費為1600個陌生人拍照,轟動全國,網上引起的熱議至今未息。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