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藍色到底丑不丑
iPhone 12|12 Pro上市后,“十三香”躺火,原因是廣大網(wǎng)友在經(jīng)過一番“云體驗”之后,得出了iPhone 12不香,繼續(xù)等iPhone13的結(jié)論。
我拿到這兩款產(chǎn)品也將近兩周了,雖然很多功能依然沒有來得及進行深入體驗,但是對于大家關(guān)注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已經(jīng)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而對于果粉來說,除了能到實體店,親身體驗iPhone 12|12 Pro真機之外,也到了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
所以,我們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iPhone 12的外觀大家都看過了,沒有看過真機的,看圖就好,至于藍色到底丑不丑,您自己判斷。
關(guān)于顏色的選擇,除了個人喜好之外,我也給大家一些小建議。iPhone 12首選藍色,真機類似寶藍色,既不會在強光下顯得妖艷,也不會在晚上過于暗淡;其次是白色和綠色(女生);黑色太普通了一點,也沒啥辨識度;紅色不是太推薦,有點像西瓜紅,沒有去年的iPhone 11好看。
iPhone 12 Pro得益于工藝的升級,每一款都很不錯。首推的當然還是海藍色,畢竟是新配色,一眼就能看出來;石墨色也是新的,但是和之前的深空灰區(qū)別很小,和白色一樣,屬于經(jīng)典色,根據(jù)喜好選擇就好;iPhone 12 Pro的金和之前的金都不一樣,工藝也與其他三種顏色有所區(qū)別,更明亮,也更高級,性格相對出挑的人可以首選。
很多人說iPhone 12系列的外觀是在致敬iPhone 4,我同意,但是,它的比例和手感,我覺得更接近iPhone 5|5s。尤其是iPhone 12,更輕的機身,鋁合金中框,如果你用過并且喜歡iPhone 5|5s的手感,那么iPhone 12會讓你找回初戀的感覺。
關(guān)于為何要回到直角機身設(shè)計,蘋果的解釋是為了內(nèi)部堆疊、5G天線和跌落強度,至于你喜歡圓角還是直角,則因人而異。我知道不喜歡直角的人,大都是擔心會硌手。就我的體驗來看,iPhone 12系列還好,機身很輕,不需要手指提供太大的承托,邊角的打磨也很細膩,所以,不用擔心。
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的差價有一部分是因為工藝,前者是亮面玻璃+鋁合金中框,后者是AG磨砂玻璃+不銹鋼中框。從質(zhì)感來說,肯定后者更出色,但觸感和觀感也不好說,比如現(xiàn)在天已經(jīng)比較冷了,不銹鋼摸起來就不如鋁合金溫潤,就看你更在意什么。
除了材質(zhì)和工藝,兩款產(chǎn)品在外觀上唯一的不同就是攝像頭模組,iPhone 12 Pro多一顆長焦攝像頭和Lidar傳感器,所以它們的保護套也是通用的,可以閉著眼睛買。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稍微有點質(zhì)感(重量)的手機,iPhone 12 Pro對我來說尺寸和重量都剛剛好,iPhone 12我覺得稍微輕了一丟丟,對女性用戶或許更友好。
二,屏幕素質(zhì)有區(qū)別嗎?
由于尺寸完全相同,除了峰值亮度稍有差距(iPhone 12 Pro略高)之外,iPhone 12系列的屏幕參數(shù)完全相同,所以從正面看過去,是無法區(qū)分兩者的。
這代iPhone徹底回歸了2D玻璃,沒錯,連2.5D那個0.5都不要了,一刀切。這當然是為了統(tǒng)一的設(shè)計語言,包括現(xiàn)在的全新iPad Air,以及iPad Pro系列,也都是這樣的設(shè)計。
2D玻璃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好貼膜。說到貼膜,蘋果這次采用了和康寧合作的“超瓷晶面板”,說人話就是定制版大猩猩玻璃,官方表示,抗跌落能力提升了4倍。
對于這點,坦白說我們無法進行驗證,就算把手機摔了,一兩臺的測試結(jié)果,也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不過,更高的面板強度,加上完全被金屬邊框包裹在內(nèi),理論上肯定更耐摔。當然即便如此,我依然建議你買個Applecare保平安,畢竟一年可以“免費”摔兩次。
蘋果沒有公布iPhone 12的屏幕黑邊是否有所變窄,但從觀感上看,我覺得應(yīng)該窄了一些,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機身的直角設(shè)計,邊框沒有了凸出去的部分,降低了黑邊的視覺寬度。
關(guān)于iPhone 12系列到底硬件支不支持120Hz高刷,蘋果表示,iPhone的屏幕體驗一直是最好的,也支持120Hz的觸控采樣率,擁有極佳的游戲體驗,因此高不高刷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和Pro系列幾乎相同的屏幕,是我認為這次iPhone 12真香的一大原因,統(tǒng)一的ID設(shè)計,配上素質(zhì)不相上下的屏幕,用戶與手機最大的兩個交互維度都一致了,不是Pro不夠Pro,而是12天花板又高了。
三、2GB內(nèi)存體現(xiàn)在哪兒
關(guān)注iPhone 12|12 Pro的消費者都已經(jīng)知道,它們的芯片都是A14仿生,而內(nèi)存相差了2GB,前者為4GB,后者則是6GB。所以,微博上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問,這2GB在日常使用中到底區(qū)別大不大。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跑分。
在Geekbench 5的測試中,iPhone 12|12 Pro的單核與多核跑分幾乎一致,這并不奇怪,因為這兩項測試主要是考查芯片的運算能力,而它們采用了相同的芯片。
在另一款基準測試軟件——3DMark Wild Life的跑分中,兩者的表現(xiàn)也幾乎完全一致,除了GPU相同之外,也說明至少在這些測試軟件中,2GB的內(nèi)存對數(shù)據(jù)并未造成什么影響。
你也許會說,我跑的都是些針對CPU和GPU的軟件,本身就和內(nèi)存沒關(guān)系。實際上,對于一款手機來說,內(nèi)存是否夠用,是它所要承載的數(shù)據(jù)吞吐量上限決定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平時只是用手機刷刷微博抖音,或者看各種肥皂劇,那么這2GB的內(nèi)存差異,是不可能感覺出來的。不僅如此,就是玩大型3D游戲,比如最近很火的《原神》,里面有非常多需要實時渲染的光影場景,也不會感覺出iPhone 12|12 Pro有什么體驗上的區(qū)別。
那是不是意味著這錢白花了?倒也不是。
舉一個我自己感受比較明顯的例子——錄制和編輯杜比視界視頻。iPhone 12|12 Pro都支持杜比視界,但前者只支持到30幀,后者則能支持到60幀。
這是因為杜比視界的10bit視頻錄制,每一幀都是實時渲染出來的,可以理解為每一幀畫面,就是一張多幀合成的HDR照片。所以,數(shù)據(jù)吞吐量巨大,在手機上進行后期編輯時更是如此。類似這種性能天花板級的應(yīng)用,就需要更大的內(nèi)存容量。
很多人說這次A14仿生有點擠牙膏,我覺得坦白說絕對性能的提升的確沒有之前那么大,但這也是蘋果的底氣,誰叫A13仿生發(fā)布都一年了現(xiàn)在還是最強的,起碼是之一。
A14仿生是全球首款采用5納米制程的芯片,擁有蘋果迄今最快的CPU和GPU,可以實現(xiàn)主機級的游戲體驗及強大的計算攝影功能,最重要的是,電池續(xù)航也同樣持久出色。
這也是我認為這次蘋果“壓制”了A14仿生能力的原因,因為5G這個功耗大戶的加入,再加上輕薄的機身,除了電池、馬達、揚聲器等組件需要讓步之外,芯片的功耗也必須有所控制。
此外,相比絕對性能,A14仿生更重要的提升是在機器學習方面,配備了16核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引擎,可以每秒執(zhí)行11萬億次運算。這一能力可以說體現(xiàn)在iPhone 12系列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就是拍攝,蘋果稱之為計算攝影,有相當一部分體驗不是硬件本身,而是算法帶來的,虛化、HDR、場景識別……
和安卓陣營不同,iPhone幾乎不會在同一代產(chǎn)品上,對性能體驗進行明顯區(qū)隔。所以對于iPhone 12|12 Pro的2GB內(nèi)存差異,你只需要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性能天花板在哪里,比如我前面提到的60幀杜比視界。如果用不著,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那么內(nèi)存就不應(yīng)該成為選擇的糾結(jié)點。
五、信號有沒有變好
最后,我想談一談“通信”。
此前已經(jīng)有多個媒體對iPhone 12進行了拆解,確認了搭載高通X55基帶的信息。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氣,困擾iPhone多年的信號問題,終于解決了。
我也注意到一些媒體的評測,普遍結(jié)論是“信號變好了”,雖然我覺得這是一句廢話,如果換了高通基帶反而變差了,那蘋果不是撐的嗎……
我自己也對比iPhone 11 Pro試了一下,似乎好像大概是好了,為什么這么說,是因為我無法給出準確的結(jié)論,即便有所謂的數(shù)據(jù)做支撐。決定信號好壞的因素太多了,位置、基站、握持……除了實驗室環(huán)境,根本無法找到一個恒定值。
所以對于糾結(jié)信號的用戶,我的建議很簡單,如果你覺得iPhone 11都能用,那么iPhone 12系列只會更好,不可能更差。
另外一點就是5G。蘋果說iPhone進入了5G時代,實際上我認為,蘋果的加入,才標志著整個行業(yè)徹底開啟了5G的大門,后續(xù)5G的普及速度,必定會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
作為一個從去年5G試商用到現(xiàn)在,用過幾乎所有5G手機,辦理過各種5G套餐的用戶,我覺得現(xiàn)階段的5G依然就是測個速,頂多信號好的地兒下載快一點。支持5G只能成為“不能不買iPhone的借口”,而不是必買iPhone的理由。
由于拿到產(chǎn)品的時間有限,還要各種測試、拍照、寫稿,我沒有拿著iPhone 12|12 Pro滿城找5G信號好的地方進行測試,跑出來的幾個成績感覺也沒什么參考性,或者說不能代表它的真實表現(xiàn)。決定5G速率的條件比信號更多,基站、套餐、位置……
四、拍照究竟差多少
相對于內(nèi)存和機身工藝,我相信更多人糾結(jié)的是iPhone 12|12 Pro在拍攝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我們先來看看它們關(guān)于拍攝的區(qū)別有哪些,實際上也就四個:1.Pro多一顆長焦鏡頭和Lidar發(fā)射器;2.Pro支持Apple ProRAW(后續(xù)OTA推出);3.Pro支持夜間人像模式;4.Pro支持最高60幀的杜比視界HDR視頻拍攝。
長焦鏡頭和Lidar都非常有用,前者可以更清晰地拍攝遠距離的場景,后者對于對焦速度(尤其是夜間),幫助巨大;夜間人像模式因人而異,就看你有沒有女朋友;RAW格式和杜比視界HDR拍攝則是面向?qū)I(yè)用戶。
這么一輪比較下來,其實部分疑惑就已經(jīng)解開了,如果你沒有女朋友,或者不是專業(yè)用戶,那么后面四個區(qū)別中的三個都可以無視掉。所以我們重點來看一下長焦鏡頭和Lidar對于日常使用的影響。
首先是對焦速度。大家都知道,目前手機上的對焦方式主要相位對焦、反差對焦、激光對焦和雙核對焦,支持的對焦模式越多,理論上對焦就越快速精準。而Lidar發(fā)射器的加入,讓iPhone 12 Pro又多了一個幫助對焦的武器。
從我的實際體驗來看,白天區(qū)別不大,只有在拍攝一些近攝場景(比如微距),且被攝物不是一直靜止的時候,才能感覺到iPhone 12 Pro更快、更準。不過到了暗光環(huán)境,兩者的差距就比較大了,尤其是光線昏暗,或者復(fù)雜(比如酒吧)的環(huán)境,iPhone 12 Pro優(yōu)勢明顯。
所以,對焦還是一個蠻影響拍攝體驗的環(huán)節(jié),雖然iPhone 12也很出色,保持了iPhone一貫的水準,但在iPhone 12 Pro面前,還是要遜色一些。
從樣張中可以看到,在戶外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兩者的表現(xiàn)完全一致,典型的蘋果風格,色彩真實、白平衡精準、畫面干凈。
值得一說的是,這次iPhone 12系列的超廣角提升比較明顯,邊緣像場的畫質(zhì)有明顯改善。此外,畸變控制得也很好(注意畫面右側(cè)的欄桿)。這就大大提升了超廣角的實用性,在開啟超取景框拍攝后,二次構(gòu)圖的可用度也會更高。
如果你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白天拍照(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用戶白天拍照的比例占到了7成以上),長焦拍攝的需求也不多(比如沒有女朋友),那么iPhone 12的拍照足以保證90%以上的場景。
而到了暗光環(huán)境(樣張為夜景模式固定手機3秒曝光拍攝所得),可以看到這次iPhone 12|12 Pro的暗光表現(xiàn)提升也比較大,無論超廣角還是廣角,“白天龍,晚上蟲”已經(jīng)徹底成為了過去。
需要說明的有兩點:一是iPhone 12|12 Pro的直角機身帶來了一個好處,可以把手機立起來,只要有平臺,不需要腳架也能拍長曝光;二是iPhone 12 Pro的長焦鏡頭不支持手動夜景模式,也就是說只能自動激活,不像超廣角和廣角,隨時都可以手動開啟。
畫質(zhì)方面,表現(xiàn)基本和白天一致,沒什么區(qū)別。這也再次證明了蘋果對于同一代產(chǎn)品體驗一致性的重視。Pro一定是多出來的,越級的體驗,而不是在日常表現(xiàn)上拉開差距。就看下個月的iPhone 12 Pro Max會不會更出色了,畢竟它才是超大杯。
最后就是HDR,蘋果稱之為HDR3,可以理解為第三代HDR技術(shù)。比如這個超級大逆光場景,正對著落日,并且近處的馬尾草又是一個比較小的物體,且并未遮擋住陽光。拍出來的照片不但沒有一點過曝,而且馬尾草的每一根枝葉都清晰可見,的確非常厲害。
由于時間有限,本期的內(nèi)容坦白說并非深度,只是給大家分享一些我上手后很快就感知到的體驗。
對于只關(guān)注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的用戶,我的建議就是,iPhone 12香。無論老iPhone用戶還是安卓用戶,特別是4G用戶,iPhone 12就是進入5G時代的最優(yōu)解之一。
而對于iPhone 12 Pro,如果你不急,建議先等等看Max再決定。
但是,不管你是在iPhone 12|12 Pro之間猶豫,還是準備到時看看iPhone 12 mini|12 Pro Max再做決定,都首先要清楚一點——iPhone 12系列是蘋果近4年來革新最大的一代。
如果說iPhone 12 mini|12 Pro Max分別對應(yīng)了小手和專業(yè),這兩個相對垂直且小眾的用戶群,那么iPhone 12|12 Pro就是蘋果這一代的銷售主力,也是出貨量保證。
不到兩周的體驗,我顯然無法深入了解這兩款產(chǎn)品,但是當我再回過頭去使用iPhone 11時,瞬間就有了一種“不在一個時代的感覺”,特別是厚重的手感及屏幕右上角的4G圖標。蘋果的確沒有對iPhone 12系列進行革命性創(chuàng)新,但在它想要成為的任何時候,就依然可以做那個最好的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