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江華
( 芮城縣人民醫(yī)院,山西 運城 044600)
橋本甲狀腺炎(HT) 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升高是診斷此病的主要依據(jù)。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甲狀腺功能減退[1]。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此病患者會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情況,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難度較大。近年來,超聲檢查在診斷甲狀腺病變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評價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中的應用價值。
將在芮城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患者38 例和在該院接受體檢的健康體檢者38 例分別作為分析組和比較組。分析組患者的病情符合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排除合并有其他炎癥性疾病、有甲狀腺切除史或甲狀腺功能障礙史、近期內服用過可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處于妊娠期或近期內接受過放射性碘治療的患者。分析組38 例患者中有男5 例、女33 例;其年齡為17 ~78 歲、平均年齡(43.54±6.28)歲。比較組38 例體檢者中有男6 例、女32 例;其年齡為16 ~79 歲、平均年齡(44.35±6.18)歲。兩組人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采用Philips iE33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的頻率為5 ~12 MHz)對兩組人員進行檢查(檢查操作均由檢查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完成),方法是: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將其肩部墊高,使其檢查部位充分暴露。反復對其進行多切面掃查,測量其甲狀腺雙側葉、甲狀腺峽部的厚度,觀察其甲狀腺的形態(tài)特征(包括甲狀腺內是否存在實性結節(jié)、甲狀腺周圍是否存在腫大的淋巴結、甲狀腺的邊緣包膜是否存在波動的情況、甲狀腺是否存在網(wǎng)格樣改變及甲狀腺內血流的分布情況等)。
1)比較兩組人員甲狀腺雙側葉、甲狀腺峽部的厚度及其甲狀腺的形態(tài)特征。2)觀察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分析組患者所患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和準確率。
對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析組患者甲狀腺左葉的厚度為(18.26±3.92)mm,其甲狀腺右葉的厚度為(18.13±3.97)mm,其甲狀腺峽部的厚度為(3.92±1.57)mm;比較組體檢者甲狀腺左葉的厚度為(12.42±1.85)mm,其甲狀腺右葉的厚 度 為(13.64±1.69)mm, 其 甲 狀 腺 峽 部 的 厚 度 為(2.27±0.46)mm。與比較組體檢者相比,分析組患者甲狀腺雙側葉、甲狀腺峽部的厚度均更大,P<0.05。
與比較組體檢者相比,分析組患者中存在甲狀腺內實性結節(jié)、甲狀腺周圍淋巴結腫大、甲狀腺邊緣包膜波動、甲狀腺網(wǎng)格樣改變、甲狀腺內血流增加情況者的占比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人員甲狀腺形態(tài)特征的比較[n(%)]
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分析組患者和比較組體檢者中患有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者分別有33 例、6 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分析組患者所患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分別為86.84%(33/38)、84.21%(32/38)、84.62%(33/39)、86.49%(32/37)、85.53%(65/76)。
橋本甲狀腺炎主要是由甲狀腺濾泡細胞遭到破壞、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3]。此病患者在發(fā)病早期無典型的癥狀。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可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大的情況。采用血清學檢查診斷此病的漏診率較高[4]。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比較組體檢者相比,分析組患者甲狀腺雙側葉、甲狀腺峽部的厚度均更大,其中存在甲狀腺內實性結節(jié)、甲狀腺周圍淋巴結腫大、甲狀腺邊緣包膜波動、甲狀腺網(wǎng)格樣改變、甲狀腺內血流增加情況者的占比均更高,P<0.05。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分析組患者所患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分別為86.84%(33/38)、84.21%(32/38)、84.62%(33/39)、86.49%(32/37)、85.53%(65/76)。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甲狀腺功能正常橋本甲狀腺炎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