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瑞
(沛縣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江蘇 沛縣 221600)
慢性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一種常見的鼻黏膜炎癥性疾病[1]。此病患者常合并有支氣管哮喘(哮喘)[2]。大量的證據(jù)表明,上、下氣道疾病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lián)[3-4]。有學者認為,鼻腔功能的改變可對下呼吸道起直接或反射性作用,此外鼻塞引起的過度口呼吸亦可加重哮喘癥狀[5]。進行鼻內(nèi)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CRS 的常用方法[6-7]。為了探究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對其哮喘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筆者對在沛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78 例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擇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11 月在沛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CRS 合并哮喘患者78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慢性鼻- 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8]和《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9]中關于CRS 和哮喘的診斷標準;2)年齡為18 ~65 歲;3)存在手術適應證,可耐受全身麻醉手術;4)臨床資料完整,且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8-9]:1)近期內(nèi)接受過相關治療;2)存在免疫缺陷、頭面部外傷或腫瘤;3)近期內(nèi)接受過器官移植術;4)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對治療的依從性差,無法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這78 例患者中有72 例患者存在鼻息肉,有6 例患者無鼻息肉;其中有輕度哮喘患者54 例,中度哮喘患者18 例,重度哮喘患者6例。
為這些患者均采用鼻內(nèi)鏡手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在術前,通過進行鼻竇CT 檢查明確患者鼻竇病變的范圍及嚴重程度。指導其通過規(guī)律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來控制哮喘。控制不佳者加用潑尼松片(口服,5 ~10 mg/d)治療5 ~10 d。在進行手術前,確認患者是否具有手術適應證。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進行氣管內(nèi)插管全身麻醉。清除其鼻腔息肉,切除鉤突,開放上頜竇、篩竇。對于存在中鼻甲病變的患者,切除其中鼻甲息肉樣變部分和泡性中鼻甲外側(cè)組織。依次開放后組篩竇、蝶竇、額竇,徹底清除息肉樣組織。在術后,用經(jīng)地塞米松浸潤的納吸棉或膨脹海綿填塞鼻腔。在術后48 h 內(nèi),分次抽出患者的鼻腔填塞物,同時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質(zhì)激素對其進行治療。在術后,定期對患者進行鼻內(nèi)鏡檢查及鼻腔清理。
1) 鼻竇炎療效。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Lund-Mackay 鼻竇CT 評分(Lund-Mackay 評分)評估本組患者的鼻竇炎療效。結合患者鼻部臨床表現(xiàn)的改善情況將其鼻竇炎療效分為完全控制(治療后,患者的VAS 評分為0 分,其Lund-Mackay 評分≤1 分,其鼻竇口開放良好,竇腔黏膜水腫消失,竇腔清潔,無分泌物,上皮化良好,無需使用或僅需要用1 種藥物進行輔助治療)、部分控制(治療后,患者的VAS 評分較治療前減少>3 分,其Lund-Mackay 評分>1 分,其鼻竇腔黏膜水腫的情況有所改善,需要使用1 種以上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和未控制(治療后,患者未達到以上標準)[9]。2)哮喘療效。通過主觀病情評估、肺功能檢測及哮喘用藥評估三個方面進行本組患者哮喘療效的評估。采用哮喘控制測試(asthma control test, ACT)進行主觀病情評估。評分越低,表示哮喘病情越嚴重[9]。肺功能檢測指標包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率(FEV1%)和呼氣峰值流速(PEF)。依照《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中的相關標準將患者哮喘用藥的變化情況分為停用、減少、未變化和增加。哮喘用藥情況的改善率=(停用例數(shù)+減少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9]。采用哮喘生活質(zhì)量問卷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該問卷包含35 個條目,涉及活動受限、哮喘癥狀、心理狀況、對刺激源的反應和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5個方面。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好[7]。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術后半年,本組患者鼻竇炎病情的完全控制率為82.1%。在術后1 年,其鼻竇炎病情的完全控制率為76.9%。詳見表1。
表1 本組患者的鼻竇炎療效[n(%)]
在術前,本組患者的ACT 評分為(21.3±1.1)分。在術后半年,其ACT 評分為(23.3±0.9)分。在術后1 年,其ACT 評分為(23.1±1.0)分。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的ACT 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P<0.05。本組患者術后半年與術后1 年的ACT 評分相比,P>0.05。
在術前,本組患者的FEV1%、FEV1/FVC、PEF 分別為(92.9±9.8)%、(76.1±7.7)%、(6.4±0.4)L/s。在術后半年,本組患者的FEV1%、FEV1/FVC、PEF 分別為(98.3±9.2)%、(77.7±7.2)%、(6.9±0.3)L/s。 在 術 后1 年, 本 組 患者 的FEV1%、FEV1/FVC、PEF 分 別 為(98.1±9.0)%、(77.3±7.1)%、(6.8±0.3)L/s。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的FEV1%、FEV1/FVC、PEF 與術前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手術前后本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的變化情況(± s)
表2 手術前后本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的變化情況(± s)
時間 例數(shù) FEV1%(%) FEV1/FVC(%) PEF (L/s)術前 78 92.9±9.8 76.1±7.7 6.4±0.4術后半年 78 98.3±9.2 77.7±7.2 6.9±0.3術后1 年 78 98.1±9.0 77.3±7.1 6.8±0.3
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哮喘用藥情況的改善率分別為59.0% 和53.9%。本組患者術后半年及術后1年哮喘用藥情況的改善率相比,P>0.05。詳見表3。
表3 本組患者哮喘用藥情況的評估
在術后半年,本組患者活動受限的評分、哮喘癥狀的評分、心理狀況的評分、對刺激反應的評分及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評分分別為(42.1±5.2)分、(31.2±4.4)分、(19.2±2.7)分、(19.8±2.5)分、(13.8±2.2)分。在術后1 年,本組患者活動受限的評分、哮喘癥狀的評分、心理狀況的評分、對刺激反應的評分及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評分分別為(41.3±5.4)分、(31.1±4.7)分、(19.0±2.6)分、(19.4±3.2)分、(13.2±1.9)分。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活動受限的評分、哮喘癥狀的評分、心理狀況的評分、對刺激反應的評分及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評分均較術前提高,P<0.05。本組患者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其活動受限的評分、哮喘癥狀的評分、心理狀況的評分、對刺激反應的評分及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評分相比,P>0.05。詳見表4。
表4 手術前后本組患者各項生活質(zhì)量評分的比較(分,± s)
注:* 與術前比較,P <0.05。
時間 例數(shù) 活動受限的 評分 哮喘癥狀的評分 心理狀況的評分 對刺激反應的評分 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的評分術前 78 36.2±5.7 27.1±5.8 16.5±3.3 17.6±3.9 10.6±2.1術后半年 78 42.1±5.2* 31.2±4.4* 19.2±2.7* 19.8±2.5* 13.8±2.2*術后1 年 78 41.3±5.4* 31.1±4.7* 19.0±2.6* 19.4±3.2* 13.2±1.9*
進行鼻內(nèi)鏡手術是臨床上治療CRS 的常用方法[10-11]。為了探究用此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對在沛縣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78 例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接受鼻內(nèi)鏡手術后半年其鼻竇炎病情的完全控制率達82%,術后1 年時其鼻竇炎病情的完全控制率達76%。這表明,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采用鼻內(nèi)鏡手術進行治療可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合并有哮喘對其鼻竇炎療效的影響較小。有學者[12-13]認為,哮喘對鼻內(nèi)鏡手術療效的影響甚至小于鼻息肉對鼻內(nèi)鏡手術療效的影響。目前,臨床上關于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合并哮喘患者哮喘癥狀改善效果的說法不一[14]。Marple BF等[15]的研究結果顯示,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緩解其上呼吸道癥狀,降低其哮喘發(fā)作的頻率,減少其治療哮喘藥物的用量。Uri 等[16]在臨床研究中采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鼻息肉患者進行治療。治療后對其進行為期2 年的隨訪發(fā)現(xiàn),其哮喘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Vashishta R 等[17]在研究中指出,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的ACT 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P<0.05。這表明,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能改善其哮喘癥狀。在術后半年及術后1 年,本組患者的FEV1%、FEV1/FVC、PEF 與術前相比,P>0.05。這與相關研究的結果[11-12]一致。筆者認為,在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期間,臨床醫(yī)生應合理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抗生素等藥物對其進行輔助治療,以控制其哮喘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18-19]。
綜上所述,用鼻內(nèi)鏡手術對CRS 合并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夠有效地 控制其哮喘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