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財德
【摘 要】 學習共同體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共同構成的團體,搭建學習共同體,實現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在學習中增強互動、探討,一同進行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可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進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程學習? 共同體建設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基礎課程創(chuàng)新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都進行了很多的改革。 搭建學習共同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它更改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單一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充分表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可以高效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一、學習共同體的深遠影響
學習共同體是為了實現學習活動而搭建的團體,在真正的教學期間內,在團體包含所有的成員,懷有一樣的理想,團員之間相互依靠、相互提高。學習共同體展現出了較好的社會優(yōu)化能力,其搭建是提高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所有的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時都必須按照規(guī)定。還有,學習共同體還展現出了較好的信息傳遞能力,在所有團體中,不管是學生之間還是學生和教師之間都要具備積極有效的互動探討,在互動探討中讓學生了解彼此的看法,教師也可以理解學生的思維,不同的學生可以用多元化的方法解決問題,進行高效的探討就能夠讓學生理解各方面和各級別看到的問題,然后使自己的想法具備一定的思考作用,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對自己的看法和認識進行整合。
二、初中語文課程中學習共同體建設的積極用處
1. 可以積極帶領學生主動學習
語文是一門人文科目,很多知識都要進行記憶和背誦,所以在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運用教師授課、學生聽記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的話學生都是被動接受知識,而且還要學生進行記憶和背誦,造成了學過的知識留在了表面,并沒有將課文中包含的知識和意思實際的轉變?yōu)樽约旱闹R。而搭建學習共同體,從初中生的學習方向和差異化考慮來搭建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學機制,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并且創(chuàng)造的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讓課堂活潑起來。
2. 助于搭建先進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威嚴、不可抗拒的,而且?guī)熒g缺少積極的探討和研究,教師大都是單一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事實上,學習是師生雙向的互動的活動,教師和學生之間必須相互理解,進行有效的師生交流,讓教師理解學生的看法和學習情況,最后調整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速度,以創(chuàng)造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3. 可以綜合提高教學質量
搭建和運用學習共同體的有效方法是交流,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期間更有目的性地進行教學,就必須理解每一位學生的差異化和學習情況。而搭建學習共同體,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深度和探討范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認識學生,從而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更具高效的教學方法。
三.初中語文課程中學習共同體建設的方法
1. 搭建小組共同體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搭建共同體,小組共同體是作為平常的方式之一。教師在搭建小組共同體時,要做到合理劃分,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組織能力、性格特長等特點來進行劃分,每個小組的人數4人最好,劃分必須要保證每個小組的平均性,每個小組必須含有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性格特長的學生。分好組之后,教師還應該依據小組成員的能力、特點來選拔小組長,而且給每一個小組成員擔負一定的工作,比如書記員、組織員、討論員等,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小組的參與者。小組共同體是一個小組來共同學習,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對應的學習活動或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表現出學習共同體的積極作用。
2. 組合學習共同體
組合學習共同體也進入了老師的視線,而且也是進行小組來做好學習,而且不一樣的小組之間依據相應的順序來組織小組成員,對自主學習進行交流互動,進行自己的認識,并說出不一樣的解題思路的想法,促使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習、一起幫助和一起提高。小組學習共同體關注學習結果和解題思方法的表現互動,在真正的表現探討期間,必須把小組共同學習的成果表現出來,通過一定介紹得出這個結果的方法和思路。進行小組之間學習共同體,而且小組可以認識別的小組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通過小組學習共同體之后再融合小組學習共同體的優(yōu)點,就可以達到整個課堂的學習共同體,把所有班級的學生當成學習共同體來達到高效的探討溝通。
3. 師生共同體
師生共同體很大程度上被教師所忽視,在日常,師生共同體是課堂學習共同體組成的核心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時可以搭建師生共同體,為師生之間的公平交流和高效探討搭建良好的平臺,最終實行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技巧,推進師生共同發(fā)展。在日常的學習中,學生受到本身思想、認知以及學習能力的局限性,會碰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通過師生共同體來較好地帶領學生,深入熟悉學生的思想情況,對學生不容易下手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也可以尋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足的地方,而且把這些作為著重點來進行授課,通過講解、啟發(fā)的方式,并組織學生再學習,最后實現問題解決。
結束語:
學習共同體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搭建高效的學習共同體可以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扮演著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更多的是讓學生實現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燁.在對話中建設學習共同體——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新校園旬刊,2018(5):153.
[2] 王君.學習共同體: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新展望[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