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育, 鄭世仲, 葉 煒, 顏沛沛,張春柳, 林玉玲
(1.福建農林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三明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福建 沙縣 365000;3.寧德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4.寧德市農業(yè)農村局,福建 寧德 352100)
文心蘭(Oncidiumhybridum)是蘭科(Orchidaceae)文心蘭屬(Oncidium)及其近緣屬的總稱,由超過70個屬、1 200個種構成。文心蘭屬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屬,其原生種超過400個[1]。文心蘭主要分布于巴西、美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秘魯等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qū)[2],我國主要集中在廣東、海南等地[3]。文心蘭具有溫度適應性廣,設施條件要求不高等特點。目前,國內外規(guī)?;耘嗟奈男奶m品種主要為‘南茜’(O.‘Gower Ramsey’)及其衍生種,導致品種單一、產期過于集中。因此,培育具有優(yōu)良特性的新品種已成為文心蘭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4]。
花色、花形及抗性改良是花卉育種的研究重點[5-7],而有關花香的遺傳改良少見報道。香氣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產物,花香可以吸引各種昆蟲授粉,還可以預防自然界草食動物的入侵,且花香提取物還是制藥及香料工業(yè)的重要原料[8-9]。文心蘭原生種中具有明顯香氣的品種有白唇文心蘭(O.leucochilum)、香花文心蘭(O.odoratum)、齒花文心蘭(O.anthocrene)等;也存在不具香氣的原生種,如大文心蘭(O.altissimum)[10-11]。當前,文心蘭栽培種中具有香氣的品種較少,栽培規(guī)模最大的‘南茜’以及‘蜜糖’文心蘭(Gomesochilumsweetsugar)均無香氣。而香水文心蘭(O.sharrybaby)因其獨特的奶油香氣而聞名,現已形成一系列的衍生品系[12]。
近年來,隨著花朵揮發(fā)性物質檢測水平的提高、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及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的興起,學者們從花朵揮發(fā)物中鑒定出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代謝途徑研究也取得了重要進展[13-14]。已有研究表明,香水文心蘭香氣可能源自唇瓣釋放的(順)-3,7-二甲基-1,3,6-辛三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順)-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等3種化合物[15-16]。目前,關于文心蘭香氣的研究僅限于極少的品種,還有大量的香型文心蘭種質資源有待挖掘。因此,本研究分析了6個文心蘭主要品種的香氣成分,了解其香味組分及含量變化,以期為文心蘭芳香品種的選育以及了解香氣形成機制提供參考。
試驗材料為‘白仙女’(O.‘White Fairy’)、‘百萬金幣’(O.sweetsuger‘million dollars’)、‘野貓’(O.colmanara‘Wild Cat’)、‘紅香水’(O.sharryBaby‘Sweet Fragrance’)、‘南茜’和‘紅夢香’(O.twink‘Red Fair’)等6個文心蘭品種,均取自三明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文心蘭基地。采集盛開的文心蘭花朵,每株重復采樣3次,取樣時間為晴天9:00—10:00。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型號為頂空7890B-5977B GC/MSD;色譜柱型號為19091S-433UI HP-5MS,兩者均由Agilent公司提供。
1.3.1 樣品處理 將6個文心蘭品種盛開的花朵整枝剪下,去除花梗,剔除腐敗、枯黃的花序,選取健康且長勢良好的整朵花單獨分裝,并立即進行氣相質譜檢測。
1.3.2 GC-MS分析 (1)色譜條件。色譜柱:石英毛細管柱(30 m×250 μm×0.25 μm)。柱箱溫度40 ℃,進樣口溫度250 ℃。升溫程序:初始柱溫35 ℃,保持2 min;以5 ℃·min-1升溫至80 ℃,保持5 min;再以8 ℃·min-1升溫至180 ℃,保持1 min至分析完成;以8 ℃·min-1升溫至220 ℃,保持3 min。進樣方式為不分流。載氣為高純度氦氣(99.999%),流速0.8 mL·min-1。
(2)質譜條件。離子源為電子轟擊電離源,電子能量為70 eV,離子源溫度達250 ℃,四級桿溫度為150 ℃。采用全掃描采集模式進行數據采集,掃描速率為769 u· s-1,掃描范圍為45~550 m·z-1。
1.3.3 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根據質譜數據和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標準圖譜數據庫的檢索結果定性;根據離子流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組分在總揮發(fā)物中的相對含量。
依據GC-MS條件對供試品種進行揮發(fā)性成分分析,依次得到6個文心蘭品種揮發(fā)性成分的總離子流圖。對總離子流圖中各信號峰經質譜數據系統(tǒng)檢索及NIST 2014標準質譜圖數據庫比對,并用峰面積歸一化法進行定量分析,香氣組分中的化合物名稱及相對含量(質量分數)見表1。
表1 6個文心蘭品種揮發(fā)性成分及其相對含量1)
由表1可見,6個文心蘭品種共檢測出46種揮發(fā)性成分。其中,‘白仙女’檢測出33種揮發(fā)性成分,占比71.7%,主要為:Benzeneacetaldehyde(17.81%)、Pentanal(9.30%)、Benzaldehyde(7.46%)、Hexanal(6.90%)、D-Limonene(6.65%)、Nonanal(6.10%)等?!偃f金幣’檢測出11種成分,占比23.9%,主要為:Heptanal(17.07%)、Hexanal(14.34%)、α-Copaene(13.80%)、Benzaldehyde(9.73%)、Cyclotetrasiloxane, octamethyl-(6.24%)等?!柏垺瘷z測出12種,占比26.1%,主要為:(-)-α-Pinene(26.23%)、Benzaldehyde(16.51%)、β-Ocimene(13.46%)、Hexanal(8.36%)、Heptanal(6.44%)等?!t香水’檢測出12種,占比26.1%,主要為:3-Carene(17.15%)、Hexanal(15.01%)、Cyclotetrasiloxane, octamethyl-(10.26%)、Benzaldehyde(9.77%)、Heptanal(8.03%)、β-Ocimene(7.88%)等?!宪纭瘷z測出15種,占比32.6%,主要為:α-Copaene(23.62%)、Heptanal(15.40%)、Hexanal(11.69%)、Nonanal(7.89%)、Benzaldehyde(7.57%)等。‘紅夢香’檢測出9種成分,占比19.6%,主要為:Benzaldehyde(62.57%)、Acetophenone(9.68%)、3-Carene(7.35%)、Cyclotetrasiloxane, octamethyl-(7.07%)等。6個文心蘭品種共有揮發(fā)性成分僅3種,分別為Benzaldehyde、Cyclotetrasiloxane, octamethyl-和Cyclopentasiloxane, decamethyl-,但相對含量差異明顯。綜合來看,6個文心蘭品種揮發(fā)性成分差異顯著。
將文心蘭的46種揮發(fā)性成分劃分為酮類、醛類、萜烯類、醇類、烷烴類和其他等6類化合物組分,各類組分相對含量見表2。由表2可知,各類化合物相對含量差異明顯。6個文心蘭品種中,‘野貓’和‘紅香水’均不含有酮類物質,‘百萬金幣’‘紅香水’‘南茜’均不含有醇類物質,‘百萬金幣’‘紅香水’‘南茜’和‘紅夢香’均不含有其他類物質化合物?!t夢香’香氣成分以醛類和烷烴類為主,其他品種均以醛類和萜烯類為主?!柏垺汀t香水’萜烯類化合物相對含量最高;其他品種均以醛類物質相對含量最高。不同品種間,‘紅夢香’醛類物質相對含量最高,為65.86%,‘紅香水’最低,僅32.81%;‘野貓’萜烯類化合物相對含量最高,為39.69%,‘紅夢香’最低,僅7.35%。
表2 不同文心蘭品種香氣成分分析
‘白仙女’的特征香氣成分為苯乙醛,含量達17.81%,苯乙醛具有類似風信子的氣味,稀釋后具有水果的甜香氣;‘百萬金幣’的特征香氣成分是庚醛,含量達17.07%,庚醛呈強烈和不愉快脂肪氣味;‘野貓’的特征香氣成分為α-蒎烯和苯甲醛,含量分別達26.23%和16.51%,α-蒎烯具有松節(jié)油的氣味,而苯甲醛具有特殊的杏仁氣味;‘紅香水’的特征香氣成分是3-蒈烯和己醛,含量分別達17.15%和15.01%,3-蒈烯具有強烈的松木樣香氣,己醛則呈生的油脂和青草氣及蘋果香味;‘南茜’的特征香氣成分是α-可巴烯,含量達23.62%,α-可巴烯呈蒿草味;‘紅夢香’的特征香氣成分是苯甲醛,含量高達62.57%,苯甲醛具有特殊的杏仁氣味。
本試驗采用GC-MS對‘白仙女’‘百萬金幣’‘野貓’‘紅香水’‘南茜’和‘紅夢香’等6個文心蘭品種進行揮發(fā)性成分檢測,分別鑒定出33、11、12、12、15、9種化合物,主要為醇類、醛類、酯類和烷烴類等?!柏垺t香水’和‘南茜’花中醛類和萜烯類成分較高;‘白仙女’‘百萬金幣’和‘紅夢香’花中醛類成分最高;‘野貓’和‘紅香水’花中不含有酮類成分;‘百萬金幣’‘紅香水’和‘南茜’花中不含有醇類及其他化合物。6個文心蘭品種揮發(fā)性成分在組成和相對含量上存在較大差異。其中,‘白仙女’花檢測出的化合物種類最多,與其他5個文心蘭品種檢出成分的共有成分較少,但其花中含有的揮發(fā)性成分種類較為豐富。
本研究表明,6個文心蘭品種的特征香氣成分不一,花香各具特色,香味濃度不同?!t夢香’文心蘭醛類含量最高,達65.86%,烷烴類含量次之;其他品種均以醛類和萜烯類含量較高,其中‘野貓’萜烯類含量最高,占總香氣成分的39.69%,醛類含量次之。因此,形成文心蘭甜蜜香氣成分中,醛類和萜烯類及其衍生物起到非常大的作用。GC-MS聯(lián)用技術在香氣成分分析方面具有快速、穩(wěn)定、高效、全面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研究其生理活性,對研究文心蘭芳香品種的選育以及香氣形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