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形神兼?zhèn)?,深刻反映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zhì)、審美標準和價值追求。習書者可以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時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實現(xiàn)“心正”,而后“筆正”。細細領悟,于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從政多有可鑒之處。
墨藏血肉,字含筋骨,忠誠品格刻心間?!坝霉P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币幻伯a(chǎn)黨員的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亦如書法之筆、方正之心。對黨保持忠誠是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必須不含任何水分,不含任何雜質(zhì)。黨員干部要細照那些對黨大忠大義的明鏡,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牢記宗旨,愛黨、信黨、憂黨、護黨,錘煉“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的政治定力,淬煉鐵一般信仰,把忠誠刻進靈魂、融入血脈,使之成為骨血里的本色,把“共產(chǎn)黨員”四個字寫得方方正正。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實干精神要樹牢。王羲之的書法端秀清新、絢麗華貴,有“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美稱,這得益于他的“筆山”(練字用壞的毛筆)和“墨池”(洗筆的小水池)。最是實干見真章??恐L鉆、鋼釬、鐵錘這些簡單工具,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苦干36年,黃大發(fā)帶領鄉(xiāng)親們硬生生地用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河”——“大發(fā)渠”;甘肅省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在茫茫沙漠上植樹造林,與風沙大漠作斗爭,歷經(jīng)38年,書寫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有人說:“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腳步不是沖刺,而是堅持。”黨員干部要常照黃大發(fā)和“六老漢”這些明鏡,以“叩石墾壤,挖山不止”的執(zhí)著和韌勁,擼起袖子,挽起褲管,鉚足“實”的干勁,能干會干、苦干實干,把“共產(chǎn)黨員”四個字寫得硬硬朗朗。
錯落有致,疏密相宜,看齊意識須增強。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像一篇精致優(yōu)美的散文一樣,講究的是形散神聚,一脈相承,貴在嚴謹齊整,一個優(yōu)秀的政黨莫不如是。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由“一葉小舟”變成“巍巍巨輪”,由“13人”發(fā)展到今天的“9000萬+”,主要是千千萬萬共產(chǎn)黨員有著強烈的看齊意識??待R,是一種政治自覺,是看得見的哲理。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看齊意識,站穩(wěn)立場、校準坐標、把清航向,把“共產(chǎn)黨員”四個字寫得整整齊齊。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令人賞心悅目,給人美的享受和思想啟迪;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的氣節(jié)風骨、人格力量則能養(yǎng)天地正氣、引萬眾歸心,言之能服人、行之能示人、召之能率人,這塊招牌上的四個大字,需要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終生感悟、修煉、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