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華
皮膚白皙、個子高挑、眼睛黑亮,20年前的她是第三師四十九團百里挑一的漂亮姑娘。歲月如梭,如今,時間的年輪雖然在她的眼角刻下了深深的印記,手掌布滿了厚厚的老繭,但是她的臉上卻始終寫滿了從容和干練;她就像嚴冬盛開的臘梅,馨香四射;難怪社區(qū)居民一提到她的名字,都會激動地豎起大拇指。她就是——第三師四十八團六連女職工孫獻梅。
1995年,孫獻梅經(jīng)人介紹和四十八團的李立峰喜結連理?;叵氘斈昙薜剿氖藞F時的情景,直到現(xiàn)在她心里還是一陣酸楚:當年的團場貧窮落后,外地人調(diào)侃四十八團說“孩子掉地上,就找不著了,毛驢車過去,就露倆驢耳朵。”初為人妻,面對簡陋的新家和多病的婆婆,她心中暗生蒼涼。但是從小在娘家兄弟姊妹多,生活的磨練使她生就不服輸?shù)木髲娦愿?,于是她下定決心,決定拼一拼,干出個樣兒來,改變眼前的生活。
1995年,她和丈夫承包了40畝棉花地,由于缺乏資金,所有的農(nóng)活都得自己干:定苗、拔草、“脫褲腿”雙手磨出了血,起早貪黑地趴在地里,終于完成了棉花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她人消瘦了,體重減少了10公斤,丈夫心疼她,多次勸她少干點,但是她說:“你糊弄地一時,地糊弄你一年,種地是不能怕辛苦的?!毙燎诘暮顾疀]有白流,年底她收獲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年終兌現(xiàn)時她第一次擁有了3000元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2002年,不甘貧困的她積極響應團工會大力發(fā)展自營經(jīng)濟的號召,以她的遠見與膽識,拿出積攢下來的錢和從親戚朋友那借來的兩萬元,和丈夫開出了34畝荒地,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距離墓地僅200米,接著她又做了一個大膽而驚人的舉動,要將家搬來這里。她的這個決定,讓全家炸開了鍋:這女人不會是想錢想瘋了吧?要與“鬼”相伴?家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也沒能動搖她的決心,有主見的她毅然將家搬到了這里,從此孫獻梅開始了她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
2005年,她依托團場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把周邊的小塊地買回來,整合成40多畝地,帶頭將自家的土地栽上了棗樹。又養(yǎng)了100多只羊。這是一個驚人的舉動,“放著好日子不過,就是愛折騰”。孫獻梅卻不顧這些輿論,“認準了的事情一定要干成,當時我就想了,養(yǎng)羊種棗,可以上有機肥,紅棗品質肯定好,肯定賺錢?!睆拇藢O獻梅開始種植有機紅棗。前兩年紅棗地幾乎沒有收入,還要不斷投入,一共投入了七八萬元錢,孫獻梅當時的日子過得辛苦,省吃儉用,一頓只有一個菜,有時候就在地里吃饃饃啃咸菜,還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剛種上的棗園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她憑借自己多年種植積累的經(jīng)驗,雇人幫工,自己帶著干,嚴格把握好棗樹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棗樹建園非常成功。從2007年棗園開始受益,紅棗的產(chǎn)量一年上一個臺階,2014年,孫獻梅的棗園年純收入突破40萬元,她也因此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致富能手。
走上了富裕道路的孫獻梅在從事大田勞動的同時,還是個熱心人,她常常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幫助著需要幫助的困難戶。前幾年,六連職工鄭曙光承包棉花地缺少資金,她得知后便爽快無息借給他3萬元;五連養(yǎng)殖戶朱勇沒錢買仔豬和飼料,孫獻梅聽說后又借給他五萬元,幫助朱勇度過了難關。她說:“我不怕你不還這筆錢,只要你好好經(jīng)營,別說這五萬,我還能再借你五萬”。如今的朱勇每每回憶起當年孫獻梅借錢給他的場景,眼睛都忍不住濕潤了。“人常說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碳難。要不是孫獻梅的那五萬,又怎么會有今天的自己?!?/p>
這樣樂于助人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孫獻梅富了,每年的收入在團場職工中遙遙領先,可她知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彼偸侵t虛地說:“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只有我身邊的姐妹都富了,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孫獻梅還是遠近出了名的好媳婦,家里家外一把好手。丈夫工作忙,照顧公婆她從來不讓丈夫插手。婆婆去世前常年臥床,孫獻梅不依賴任何人,每天在婆婆床前細心照料,喂飯、洗漱、擦身從沒怨言,老人臨終前緊緊握著兒媳婦的手雙眼含著淚花。在她的言傳身教下,他的一雙兒女學習勤奮,懂事可人。
如今,孫獻梅從青春之年步入不惑,在兵團這片熱土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為一名兵二代,她終于得到了人生的收獲。如今她過上了小康生活,小日子過得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樓房、汽車、新潮家具、豪華電器一應俱全。從2003年起孫獻梅連年被團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團致富能手、“三八”紅旗手稱號;2008年榮獲農(nóng)三師“和諧小康家庭”稱號;2012年榮獲兵團級“科技致富帶頭人”稱號;2014年榮獲兵團級“職工自主創(chuàng)業(yè)典型示范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