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花
[摘要] 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方法 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7.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22,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43%)高于對照組(79.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58,P<0.05)。結論 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綜合護理能夠降低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幾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糖尿病;低血糖;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9(a)-008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Methods 78 cases of diabetic hypoglycemi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l were 39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comprehensive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0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7.9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522,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7.43%)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79.4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258,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hypoglycemia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symptom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are; Diabetes; Hypoglycemia; Effect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疾病,患者的血糖與正常人存在較大差異,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都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患糖尿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1]。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每年患糖尿病的人數(shù)比同年增長1.25%,同時,糖尿病患者還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如低血糖,對患者的生活有顯著影響。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虛弱、出汗以及煩躁等,通過飲食調節(jié),適當增加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攝入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低血壓癥狀[2]。一般情況下,低血糖患者的血糖低于2.2 mmol/L,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血糖指標高于2.2 mmol/L也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在治療過程中,主要以藥物治療、飲食調節(jié)為主,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癥狀[3]。研究發(fā)現(xiàn)對糖尿病患者行綜合護理能夠提升護理效果,該次研究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探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患者均為39例。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6例,女性患者為23例;患者年齡均在43~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43±1.14)歲;病程均在1~8年,平均病程為(5.13±0.18)年。實驗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22例,女性患者為17例;患者年齡均在42~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03±1.16)歲;病程均在1~9年,平均病程為(6.02±0.12)年。該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對該次調查知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被臨床確診為糖尿病低血糖,檢測患者的血糖均處于2.2 mmol/L以下,且自愿接受該次調查。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精神疾病,無其他過敏史,均排除資料不完整或者中途退出者。經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護理人員要定期檢查患者的心率、血糖、血壓、體溫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有任何異常變化,要及時向主治醫(yī)生匯報。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加大巡視力度,觀察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癥狀,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
1.2.2 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行綜合護理 ?①緊急護理。護理人員要實施全天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低血糖癥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低血糖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讓患者適當攝入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濃度。對于部分患病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要給患者輸入葡萄糖,維持患者的正常生命體征。對于已經昏迷的患者,應當給予吸氧治療,提高患者肺泡內的氧分壓,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
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任何不良變化,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恢復意見。護理人員要給患者講解低血糖癥狀的致病因素,使患者正確看待這種癥狀,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縮短恢復周期。此外,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家屬溝通,給家屬講解低血糖癥狀的病理常識,使家屬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此外,護理人員還要給患者講述其他患者恢復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的恢復信心。
③藥物護理。護理人員要謹遵醫(yī)囑,在給患者注射胰島素時,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調整藥物用量,此外還要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通過飲食控制改善患者的低血糖癥狀。患者出院后,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恢復指導,護理人員還要定期走訪調查,解決患者恢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以及評判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中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的例數(shù),并計算低血糖發(fā)生率。通過調查問卷形式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中患者所填寫問卷的得分>80分為非常滿意,患者所填寫問卷的得分>60分、<80分為滿意,患者所填寫問卷的得分<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組間調查總人數(shù)×100.00%[5]。
1.4 ?統(tǒng)計方法
調查中所有的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后兩組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無1例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0.00%,對照組有7例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為17.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22,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43%)高于對照組(79.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58,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患糖尿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6]。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且患各類并發(fā)癥的幾率也比較大,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的一種常見病癥,致病因素有很多,如胰島素用量不當,患者注射的胰島素過多,導致患者的血糖指標驟降,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胰島素注射位置改變,患者吸收胰島素速度與注射胰島素速度差異較大,會導致患者過多吸收胰島素,從而產生低血糖癥狀;胰島素注射后患者沒有及時進食,不能及時補充身體內的糖分,產生低血糖癥狀;患者運動過度,葡萄糖消耗過多,容易產生低血糖癥狀[7-8]。研究發(fā)現(xiàn)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綜合護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患者低血糖癥狀的發(fā)生概率。該次研究結果:實驗組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0.00%低于對照組(17.94%)(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43%)高于對照組(79.48%)(P<0.05)。與譚龍越[5]對探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研究結果相似:實驗組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沒有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有9例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患者所占據(jù)比例為22.50%(χ2=5.352,P<0.05);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8.43%)高于對照組(82.50%)(χ2=5.348,P<0.05)。對比兩組結果可知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綜合護理能夠降低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幾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平衡患者的血糖濃度。因此,在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治療過程中,要發(fā)揮綜合護理的作用,落實緊急護理,護理人員要實施全天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低血糖癥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低血糖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讓患者適當攝入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濃度。對于部分患病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要給患者輸入葡萄糖,維持患者的正常生命體征。對于已經昏迷的患者,要及時采取救助措施。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緊張、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縮短其恢復周期。此外,護理人員還要提高自身素質,按照醫(yī)囑叮囑患者服用藥物,并嚴格監(jiān)督患者用藥,不能隨意增減藥物,保持良好的用藥效果。患者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增大巡視力度,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藥物不良反應,要及時停藥,并向主治醫(yī)生匯報情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颊叱鲈汉?,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恢復指導,護理人員還要定期走訪調查,解決患者恢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綜合護理能夠降低患者低血糖癥狀發(fā)生幾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張智霞.探討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6(50):23.
[2] ?毛福榮,陳正女,張昆.研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5):238.
[3] ?黃潔.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研究[J].醫(yī)藥衛(wèi)生,2016,67(7):183.
[4] ?沈玲玲.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作用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6,29(18):231-232.
[5] ?譚龍越.探究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17):239-240.
[6] ?崔改芳.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21(3):347-348.
[7] ?周寧.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應的護理[J].家庭護士,2018,6(9B):2398.
[8] ?殷亞娣.2型糖尿病發(fā)生低血糖原因分析與護理[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5(3):29-30.
(收稿日期: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