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笨拙的伶人,登場片刻,便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去,這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卻一無所指。
——[英]莎士比亞《麥克白》
斯特拉福德鎮(zhèn)上都鐸王朝時期造型的房屋已被改造成售賣鵝毛筆、《十四行詩》詩冊的紀念品店和提供中世紀飲食體驗的酒館,接待每年來自全球的50萬游客。但游客來了又走,這個人口約3萬的小鎮(zhèn)總體上仍保持著對世事的超然。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圍繞教堂、酒吧、《斯特拉福德燈塔先驅(qū)報》以及各種俱樂部、慈善商店。這些年來唯一能讓鎮(zhèn)上居民“不淡定”的事是鄰近的伯明翰將自己的機場命名為“莎士比亞機場”。但斯特拉福德人最多也只會義憤填膺地說一句:“他們可真會開玩笑!”
莎士比亞一生共寫了154首十四行詩、37部劇本,48歲后封筆,從倫敦回到斯特拉福德,并在這里度過了生命的最后4年。如果他活到今天,一定還能在小鎮(zhèn)上輕松找到自己在亨利街的住所。他走出家門,左轉(zhuǎn)并沿著亨利街前行,不久就會經(jīng)過一所當(dāng)年屬于鐵匠理查德.霍恩比的屋子,那屋子如今已是莎士比亞誕生地的禮品商店,童年的莎士比亞也許就在這屋前等待霍恩比的孩子一同出門玩耍。在快要走到那條以大橋命名的街道終點時,他會隨著彎曲的街道進入中世紀的克洛伯頓石橋,這座埃文河上的橋如今仍然是從南部進入斯特拉福德的入口。大橋街28號是當(dāng)年他父親的朋友亨利.菲爾德的家,菲爾德的兒子理查德曾于1593年在倫敦出版了莎士比亞的長詩《維納斯和阿多尼斯》。從斯特拉福德高街上的巴克萊銀行拐彎,他會經(jīng)過一家門牌號為高街1號的禮品商店,上面掛著“貿(mào)易點”的招
牌。當(dāng)年這里是一座小監(jiān)獄,門口常常放著一個拘禁犯人的籠子,后來它成為莎士比亞的小女兒朱迪斯與煙草商人托馬斯.奎尼的家。
莎士比亞的親家、布匹商人理查德.奎尼就住在同一條街上的31號??嵩?598年10月25日寫給莎士比亞的一封信被保存在斯特拉福德的檔案館里。這片7厘米長、5厘米寬、滿是霉點的紙頁,偶然發(fā)現(xiàn)于200年前,如今被神圣地命名為“奎尼之信”。
信中,奎尼向“親愛的好朋友、同鄉(xiāng)威廉.莎士比亞先生”借30英鎊(合今天的3750英鎊),但后來的研究證明,莎士比亞并未收到此信??岬泥従?、高街32號當(dāng)年住的是亞麻織品零售商丹尼爾.貝克,是個嚴厲的清教徒,也是斯特拉福德鎮(zhèn)上少有的幾個思想狹隘、官氣十足的人之一,被莎士比亞的大女婿約翰.霍爾稱為“壞蛋”。貝克在擔(dān)任鎮(zhèn)長時曾禁止藝人表演,不知道他要是看到今天鎮(zhèn)上立著的銅像是莎士比亞《皆大歡喜》里的小丑會作何感想?就在這同一條街上,還有一座用黑木條裝飾,3層小白樓,外墻上刻著字母“TR”,那是這房子曾經(jīng)的擁有者托馬斯.羅杰斯姓名的首字母縮寫。這個精于算計的肉販子當(dāng)年作出的最明智決定可能是將女兒嫁給另一個來自倫敦的肉販子羅伯特.哈佛,托馬斯因此得到了一個名叫約翰.哈佛的外孫,正是他后來移民美國,命名了哈佛大學(xué)。托馬斯當(dāng)年的肉鋪、他的故居現(xiàn)在被游客稱為“哈佛屋”。
當(dāng)莎士比亞走到高街盡頭,他會走上禮拜堂街。那里曾住著朱拉埃.肖(正是這位好友曾見證他在遺囑上簽下自己姓名),莎士比亞唯一的外孫女伊麗莎白.霍爾和她的丈夫也曾在這條街上居住。街盡頭靠近行會禮拜堂的地方是莎士比亞的另一處故居,如今以“新居”命名。這幾間精巧的磚木房子是當(dāng)時鎮(zhèn)上第二大的宅子,莎士比亞在成為倫敦知名演員與劇作家后花了用5年存下的120英鎊買給自己養(yǎng)老。莎士比亞可能會對“新居”現(xiàn)在的樣子頗為吃驚,那里是一座根據(jù)維多利亞時代園藝書中所載的樣式設(shè)計的小花園,里面擺放著一些與他相關(guān)的現(xiàn)代藝術(shù)品,買了景點通票又時間充裕的游客才會到此一游。就在莎士比亞和妻子安妮遷入“新居”的前一年,他們11歲的兒子哈姆奈特夭折,據(jù)說莎士比亞當(dāng)時正在寫作《約翰王》,其中恰好記錄了一個母親失去年輕兒子的悲痛:“悲哀代替了不在我眼前的我的孩子的地位;它躺在他的床上,陪著我到東到西,裝扮出他的美妙的神情,復(fù)述他的言語,提醒我他一切可愛的美點,使我看見他的遺蛻的衣服,就像看見他的形體一樣。”
再往前走,莎士比亞會經(jīng)過愛德華六世文法學(xué)校里看起來有點歪的2層長樓,他也許會記起自己兒時在那里死記硬背拉丁文時的場景,或是校長西蒙.亨特向?qū)W生們講授奧維德詩歌時的愉悅。那時這個學(xué)校還被稱為“國王新?!?,離他父親和其他市政官一起出席會議的市政廳很近。如果他停下腳步透過學(xué)校含鉛的玻璃窗向里面張望,他會看到伊麗莎白.杰爾德廳,他曾在那里觀看行吟藝人的表演,英國知名的“萊斯特勛爵戲班”也正是在那時來到斯特拉福德演出,這里就是小莎士比亞劇院藝術(shù)的啟蒙地。
在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亞走完自己從出生到死亡的旅程只要十幾分鐘。路過幾戶在窗臺上放著工藝燭臺和瑞典達拉木馬的人家,莎士比亞就能最終走到自己在圣三一教堂的安息地。教堂在埃文河畔,尖頂?shù)母缣厥浇ㄖc散落的、幾乎已被磨平的墓碑被青苔與藤蔓包裹,像是一個巨大的時間機器,將來訪者一下子帶回幾百年前。400年前,莎士比亞的遺體被安葬在回蕩圣歌、閃爍燭光的教堂內(nèi),如今要看他嵌在地下的墓碑先要往入口處的木盒里捐幾個硬幣。墓碑上是莎士比亞自撰的墓志銘,要看清它,只能俯身屈膝,甚至單腳下跪,參觀者倒也不介意,反正他們是來“朝圣”的。
那銘文寫道:“蒙天主仁慈,朋友們請不要碰觸我的墓。那些讓我的墓地保持原樣的人會被保佑,而碰到我身體的人將遭到詛咒?!睋?jù)說正是這句咒語打消了英國人將莎士比亞的遺骸移去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想法,不少崇拜者們認為,莎士比亞本該在那里和拜倫、彌爾頓、哈代一同長眠。200年前,幾個工人挖地窖時意外導(dǎo)致莎士比亞墓地的泥土塌陷,形成一個可直通墳?zāi)?、狀如拱頂?shù)目斩?,但沒有人敢去打擾這具由一段詛咒護衛(wèi)的遺體。
據(jù)說一個老司事曾斗膽在向里瞥了一眼,但既不見棺槨,也不見骸骨,除一抔黃土外什么也沒有。
(摘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英國:優(yōu)雅衰落》 ? ?作者:桂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