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晉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6)
在產品設計中,錐孔相比直孔定位精度更高更為精確,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械加工的難度。在某型號汽輪循環(huán)水泵結構中,為確保內部機構相對位置的精確性,對用于連接的兩部分法蘭進行同步鉸錐孔。由于產品外觀不規(guī)則、局部空間干涉,導致需加工的雙側法蘭孔距離鏜床主軸距離比較遠,需用加長鏜桿進行深孔加工,容易出現鏜桿顫動、刀頭切削顫動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最終產品加工精度和產品裝配質量。
如圖所示為提高深孔加工穩(wěn)定性可調節(jié)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該可調節(jié)支撐裝置由34個部件組合成一套,包括前支撐機構、中支撐機構、后支撐機構和底板1,底板1加工有T型滑槽。前支撐機構包括前支架2、前支座11、前上蓋17和前擋板18;中支撐機構包括中支架3、中支座21、中上蓋26和鉆套27;后支撐機構包括后支架3、后支座30和后上蓋31。前支撐機構、中支撐機構和后支撐機構沿底板1的長度方向布置在底板上。中支架能沿底板的長度方向滑動,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3分別通過布置在底板1兩側的橫向微調機構實現在底板上的橫向移動。前支座11安裝在前支架2上端,前上蓋17安裝在前支座11上端,前上蓋17與前支座11之間形成支撐泵軸的前通道;中支座21安裝在中支架3上端,中上蓋26安裝在中支座21上,中上蓋26與中支座21之間形成支撐泵軸的中通道,中上蓋26還加工有鉆套27;后支座30安裝在后支架3的上端,后上蓋31安裝在后支座30上,后上蓋31與后支座30之間形成支撐泵軸的后通道,前支座11、中支座21和后支座分30別通過縱向微調機構能相對對應的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3縱向移動,前通道、中通道和后通道同軸布置。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3的底板上均開設有腰型孔,腰型孔的長軸與相應的支架橫向移動方式相同,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腰型孔內穿有旋鈕在底板上的六角螺栓6,中支架3的腰型孔內設有旋鈕在底板上的槽用螺栓4。
橫向微調機構包括側定位板7、六角頭螺栓角螺母組。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3的兩側分別布置有橫向微調機構;側定位板7通過六角頭螺栓8安裝在底板1的側部,六角頭螺栓10旋鈕在側定位板7上并頂靠在相應的支架上。
縱向微調機構包括六角頭螺栓13、內六角螺栓14和平墊圈15,六角頭螺栓13為中空結構,前支座11、中支座21和后支座30上分別旋鈕有六角頭螺栓13,六角頭螺栓13內穿設有內六角螺栓14,前支架2、中支架3和后支架3上端分別旋鈕有內六角螺栓14,內六角螺栓1與六角頭螺栓13之間放置有平墊圈。
位于中支架3下方的底板1加工有沿底板的長度方向開設的滑槽,槽用T型螺栓4穿過腰型孔并旋鈕在滑槽的底部,實現中支架3能沿滑槽滑動。
通過使用提高深孔加工穩(wěn)定性的可調節(jié)裝置,經過橫向機構調節(jié)、縱向機構調節(jié)可以保證對兩側法蘭同鉸錐孔的加工精度及工藝裝配要求。并且該工裝結構簡單、通用性強、操作方便的優(yōu)點。操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不僅縮短單次裝夾定位問題,同時加工精確度大幅提高減少了廢品率,具有很強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