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忠良
(中鐵十六局集團路橋公司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
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作為當代橋梁建設中常用且實用的橋梁建設技術,其價值體現在能夠將橋墩、梁體進行連接固定,將壓力分擔至橋梁上下部的各個結構上,從而有效的分散橋墩的壓力,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因橋梁承重壓力過大而導致的負彎矩的質量問題。立足于橋梁建設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該技術優(yōu)勢之處的探索與質量控制措施[1]。
在橋梁建設中,橋梁建設中的預應力復發(fā)性使得橋梁梁體線性難以控制,通過對相關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影響橋梁建設線性控制難點的主要因素在于橋梁撓度的變化規(guī)律具有復雜性,導致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對梁體的線性把握不精確。
橋梁建設需要搭建輔助建設的支架,在實際情況下,由于橋梁建設水域處于河道較為寬闊的水域,從技術上對橋梁建設之間的要求無形提升,同時還由于河道底部的深淺高度不一致,也對橋梁建設中支架的搭建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
基于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領域,所搭建的橋梁均處于地形較為復雜的河道,受限于地形因素、河底環(huán)境的影響,橋梁建設基底工作也有著一定的困難。復雜的施工條件不僅影響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同時對于工作人員的施工安全也有著一定的影響[2]。
在郭屋村東江特大橋的(76+160+76)m連續(xù)梁拱橋施工中,主要經歷了掛籃前移、安裝底模、安裝預應力管道、綁扎腹板鋼筋、安裝內模、安裝預應力管道、綁扎腹板鋼筋、澆筑節(jié)段砼、拆除模塊、預應力張拉、封錨、壓漿等工序。由于郭屋村東江特大橋的(76+160+76)m連續(xù)梁拱橋位于東江之上,線路與河流交角110°,Q5% =8900m3/s,相應水位為H5%=34.52m,流速V5% =2.77m/s。故在施工中,首先進行的水文地貌的勘測數據顯示:設計施工水位H施=32.15m,測時水位為27.26m,根據現場測量放線和勘查,11#墩水深4m,12#墩位于江中河灘上高出測時水位2.7m,13#墩水深4.1m,14#墩水深4.59m。
該大跨徑橋梁的上部結構設計為跨越東江而設,故為了滿足需求,橋梁上部設計為(64+64)mT構+(76+160+76)m連續(xù)梁拱+(64+64)mT構跨越,并在下部設計了圓端形實體墩,連續(xù)梁支座采用球形鋼支座,其中8#墩11-1.25m、9#墩11-2.0m、10#墩12-2.5m、11#、12#墩16-2.5m、13#墩11-2.5m、14#墩11-2.0m、15#墩10-1.25鉆孔灌注樁,主墩11#、12#墩鉆孔灌注樁上(20.1×20.1×5.5+18.2×12.2×3.5)m方形承臺上接35:1變坡型圓端形實體墩身。
基礎施工控制中,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基臺多處于水位較深的地方,為了保證橋墩施工質量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基臺施工時,通過使用鋼管柱形成圍堰,從而完成基臺底部的清理,并完成水下混凝土灌裝。
橋梁建設的梁段澆筑中,通過箱梁澆筑施工技術,借助橋梁建設支架,從而完成混凝土澆筑。為了保證梁段的澆筑質量,可以采取分段式的澆筑方法,分段、分塊進行澆筑,從而保證梁段澆筑的穩(wěn)定性。同時為了防止出現混凝土澆筑期間支架沉降的現象,在澆筑施工時需要有順序的從下到上完成澆筑施工[3]。
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控制要點主要為梁體線性控制與預應力控制。
1)梁體線性控制:上文提到,大跨徑連續(xù)橋梁施工中梁體線性控制是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會導致梁體出現變形現象,致使梁體建設偏移。影響到橋梁建設后最終的質量。2)預應力控制:預應力主要影響橋梁完工以后的性能,在預應力的控制上,在橋體進行分段式施工期間,對完工的橋體進行預應力措施,保證其處于可控范圍,一旦發(fā)生較大偏差,立即停工并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加以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做好各個施工階段的安全質量控制,其中主要有電擊安全預案、溺水安全預案、高空跌墜安全預案。
1)電擊:當一定量的電流能量(靜電)通過人體,對人體造成損傷或功能障礙,甚至死亡的稱為電擊傷,俗稱觸電。2)溺水:溺水是呼吸道和肺部被水堵塞引起的窒息、缺氧導致血液動力及血液生化改變的狀態(tài)。3)高空跌墜:在施工現場,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規(guī)章制度操作施工,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對于其中情節(jié)較嚴重的高空跌墜死難家屬,首先做好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妥善處理相關事務,消除不良影響,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
大跨徑連續(xù)橋梁建設技術在橋梁建設中有著較多的應用,該種橋梁建設技術有著極高的技術性與安全性,能夠有效的完成橋梁梁體與橋墩的固接,將橋梁的承重壓力分散到橋梁其他的結構上,從而使得橋梁有著更好的安全性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