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
(蒙城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安徽 亳州 233500)
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需要堅持使用科學發(fā)展觀作為指導,同時鞏固樹立以人為本、節(jié)約資源等觀念,在工作中需要履行國土資源管理職能的主要指導思想,這也是解決當前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問題的重要方法。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處于重要的時期,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正面臨職能轉變等重要任務,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社會任務和責任。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是我國黨中央和國務院在宏觀調控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核心任務。在國土治理和整頓工作中需要審時度勢,用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作為基礎,再以土地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務作為總綱領,也能積極地參加土地治理整頓相關的調控工作。在土地治理整頓工作中落實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需要全面地轉變觀念和工作職能,簡單分析就是在參與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參與土地治理整頓工作的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更加注意在宏觀的大局上進行土地治理工作的思考,也要盡量提高行政工作的效能和實際水平[1]。
通過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以某市的土地治理工作為例,該市最初展開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是在2003年,全市的土地管理工作展開了歷時兩年的整頓專項工作。當前該市的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已經通過了檢查和驗收,直到2020年該市的土地只需明顯好轉,該市的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中具體做法如下,該市管理人員對當?shù)赜嘘P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系統(tǒng)的行政教育,工作人員的思想有了提高之后,對于依法管理和合理利用當?shù)赝恋刭Y源的意識也得到了全面的增強,由于多次的思想教育,該市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引起了各界政府的高度重視。
但實際上在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當中,不僅要解決當下的問題,更要注意在治理土地的過程中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我國的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的任務需要面對較為復雜的問題,部分地區(qū)中濫用土地的問題依舊存在,工作人員需要認識到土地管理工作當中宏觀調控工作的重要程度,在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中治理整頓是治標,而在工作中建立合理的制度才是治本的措施。
總之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屬于階段性任務,需要通過治理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發(fā)現(xiàn)原有工作制度當中存在的漏洞,并不斷地進行整治和完善,在工作中需要將治理工作和制度完善同時進行。制度是我國社會經濟運轉過程中人們普遍會使用的準則,具體作用是用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能夠起到抑制社會經濟生活的運行中的任意行為。
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進行國土資源管理是使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真正價值,也需要重視制度的建設。建立完善的長期管制機制,才能夠抑制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中的任意行為,簡單講就是通過科學理性的公共政策長期保障土地市場的規(guī)范性。
當前我國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重點已經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浮出水面,土地整治和管理工作的具體任務具有更加深入和艱巨的特點,主要的工作重點如下:
第一是在工作中要注意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即必須堅持用經濟建設為核心處理土地資源的保護和經濟發(fā)展的關系。而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正是我國科學發(fā)展觀的體現(xiàn),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從正確處理人口、資源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需要用盡量少的代價幫助土地管理工作獲得較快的發(fā)展,需要盡量在不浪費未來資源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雖然已經堅持從全局入手展開了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但由于相關工作的關系到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工作人員更應該看到土地治理工作形式的嚴峻性。此外通過治理和整頓土地工作的內容,工作人員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參與宏觀調控和樹立科學發(fā)展觀的內容,需要有關部門實行嚴格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需要著手加強資源管理工作,增強對于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保障能力。
第二是要保障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將群眾的利益作為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的出發(fā)點。眾所周知,以人為本的內容需要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的基本權益。土地資源的治理和整頓是關于民生的工作,與各行各業(yè)的工作相關。尤其是在土地的治理和整頓工作中,必須從人民的視角出發(fā),不斷的深化工作人員對于國土資源的形勢和功能認識。
第三是在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中需要加大對于土地監(jiān)察公祖的優(yōu)化力度,對于非法用地的行為加強土地的直達監(jiān)察工作力度。在土地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要遵循執(zhí)法必嚴原則。在工作中,管理人員需要保持專注,各級政府也要積極支持有關部門的土地管理工作,面對違法使用土地的行為,有關部門需要對于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第四是要注意進行信訪工作,信訪工作的核心與一般的土地治理工作相同,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與人民的粘合度,加深土地治理工作的群眾基礎,可以促使土地治理工作更加深入[2]。
在土地治理和整頓工作當中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能夠達到構建和諧社會,同時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化,因此也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和整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治理過程中,具體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工作制度圍繞具體的工作重點促使相關工作顯現(xiàn)生機和發(fā)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