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國際高等教育發(fā)展日趨大眾化趨勢的推動下,高校擴招是各國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從1999年開始實施高校擴招政策至2006年終止,高等教育在得到大眾化普及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如實現(xiàn)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數(shù)的跨越式增加、促進了我國財政性教育支出的增加、化解了國家財務危機等。但由該政策導致的持續(xù)性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教育投資收益率下降、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等。雖然高校擴招政策已經結束,但對該政策有失科學之處進行剖析將有利于適應我國未來教育政策決策和教育體制改革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校擴招;問題;改革發(fā)展
一、擴招政策造成長短期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失衡
1999年推出的高校擴招政策,其決策目的有悖于教育的初衷而直指拉動國內消費內需和緩解當時社會的就業(yè)危機。從短期上看確實起到了拉動居民消費的作用,并且由于高校擴招政策鼓勵更多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在社會心理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接受與認可。然而,從長期上看,我國的內需問題并不是簡單的國民消費問題,內需問題的實質是結構問題,是需要通過體制改革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升級落后產能才能真正解決的問題,因此試圖在短時間內以行政手段靠政府消費代替居民消費、靠政府投資替代企業(yè)投資的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反而會進一步加劇經濟結構的惡化,影響我國長期經濟效益的獲得。
一般地說,在生產力方面,高校擴招的短期經濟拉動作用有限。教育經濟學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資是長期性的、對于拉動經濟的增長效果是中長期的。短期的為了追求經濟效率的教育投資不但不會對經濟增長起到戰(zhàn)略性的作用,反而會因為急功近利而遏制正常消費。一份來自國家教育發(fā)展中心的測算結果表明,1999年教育部門對經濟增長的產生系數(shù)小于124個行業(yè)部門的平均值,其影響力系數(shù)也小于所有部門的平均值1,說明教育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低于各行業(yè)的平均水平。
二、擴招政策造成教育質量與教育數(shù)量的關系失衡
從效益角度上看,即政策效益與政策投入之間的比率,高校擴招政策在短期大量投入的背景下引起的是規(guī)模的急劇擴大和質量的急劇下降。我們可以看到在擴招政策的推動下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數(shù)確實激增,已經超額完成擴招任務,然而擴大招生規(guī)模通常會采用降分錄取、破格錄取的方式,這在其本身就會從生源上降低學生的整體質量,此外,學生在入學后由于高校的辦學條件與師資的增長比例跟不上招生增長比例,師資、教學硬件的配套性建設都不完全具備條件下進行的擴招是盲目的,必然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三、擴招政策造成高等教育普及化與高等教育公平間的關系失衡
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一大進步,倘若只看擴招之速度與規(guī)模,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普及化速度與規(guī)模無人能及,然而,在看到擴招政策給我國帶來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要清楚的反思到,擴招政策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教育公平,與之相反,擴招政策的實施使得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向高收入家庭傾斜、低收入家庭或者是農村家庭的入學機會反而在降低。這是由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不足,使得經費的缺口不得不依靠增加學費這一途徑來彌補,如此一來,大幅度增加的學費就直接造成了高等教育在生源結構上的不平衡、在實際上擴大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從公平(公正)標準上看,即在政策執(zhí)行后,導致與該政策有關的社會資源、利益及成本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公平分配的程度。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行,各大高校的學費也水漲船高,許多貧困的學生本來入學就困難,再加上日益增加的學費,這對貧困家庭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以我國高校2000年的學費4000元為計,它相當于1999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收入(5854元)的68%,相當于農村居民人均收入(2210元)的181%。如果加上學生的書本費、生活費以及其他各種費用,這一比例將會更高,不是一個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經濟負擔;從政策回應度標準上看,即政策實施后對特定團體需求的滿足程度,高校擴招政策其具有較高的合法性,但它的合理性卻不斷地受到質疑:由擴招政策引起的教育公平問題、就業(yè)困難問題、不斷地延伸出如“擇校熱”和“改制熱”一系列不合理的教育問題等不得不引起對高校擴招政策合理性的重新審視。
參考文獻:
[1] 羅大明,劉靜.公共政策過程視角下的高校擴招政策分析[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03).
[2] 孫永軍.對高校擴招政策的分析與評價[J].科教文匯,2009(29).
[3] 羅大明,劉靜.高校擴招政策的問題分析——基于公共政策過程分析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08(03).
[4] 閆廣芬,萇慶輝.高校擴招政策的制定、實施、效果及其調整[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8(03).
[5] 閆廣芬,萇慶輝.高校擴招的政策過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03).
[6] 孫綿濤.關于教育政策內容分析的探討——以中國1978年后教育體制改革政策內容的分析為例[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03).
[7] 周曉璐,黃靜芳.我國高校擴招政策對大學生就業(yè)的影響分析--基于價值目標分析的角度[J].時代金融,2013(17).
[8] 張靜.高校擴招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03).
[9] 王長樂.高校擴招政策出臺的根本性原因及對高等教育活動的影響[J].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教學與研究,2010(01).
[10] 黃容霞.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政策60年演變(1949-2009年)——基于歷史制度主義分析視角[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0(06).
作者簡介:韋安琪(1996—),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