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 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使社會對于計算機領域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多,中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重要領地,擔負著重要的培養(yǎng)和教育責任。因此中職院校要不斷探索計算機教學發(fā)展的全新空間,逐漸完善計算機實踐教學內容,使計算機實踐課程能夠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應用優(yōu)勢,解決學生現實中遇到實際問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的手段,有規(guī)劃的開展計算機實踐訓練,不斷提升實踐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實踐能力強和技術水平高的優(yōu)秀人才。
計算機課程知識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征,為更好的貼合教材內容,傳統教學方式偏重于理論性知識講授,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對于實踐教學內容也是依靠教師的示范,這種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乏味感,降低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欲望和興趣。由于中職教學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技能,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教學課件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在計算機課程學習之中,從而實現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教育目的。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教師可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和素材為學生設計教學課件,在課程中融入于教材內容緊密結合的視頻或圖片,使計算機知識更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和記憶,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知識豐富性的同時,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可用flash將計算機設計成模擬工廠,計算機中軟件、硬件設計成工廠工作人員,將抽象難懂的理論性知識用生動方式呈現出來,便于學生更加主觀了解計算機軟件系統與整體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掌握課程重點內容。
科學技術的進步促使社會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為更好的完成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中職計算機教師在選擇實踐教學內容時,應緊密結合計算機專業(yè)就業(yè)方向展開,既要跟隨現代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腳步,又要滿足社會的就業(yè)需求。針對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的特征,教師在安排實踐課程時要重視課程難度,建議不要采用過于理論性的教學內容,為師要側重于操作性和實用性的內容,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和職業(yè)方向的基礎上,選擇電腦美術、廣告設計、動畫制作等實踐內容,并利用更加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主動性,從而更好地保障實踐教學成效。此外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教學體系落后的問題,教師應結合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最新研究方向,整合多年教學經驗和實踐應用經驗,建立全新計算機實踐教學體系。并在實施過程中由淺入深,從基本操作到自主創(chuàng)造和研發(fā)的過渡,逐漸實現學生理論性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的結合,并不斷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為未來計算機實際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中職學生個人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存在差異,在學習計算機知識時容易出現掌握程度的不同,加上計算機軟件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學生興趣方向不同會造成學生在學習時出現一定的偏向。為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多元化雪球,教師應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計,根據學生實踐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內容,讓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都能通過操作訓練得到學習滿足感。其次教師可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為不同學生安排不同操作題目,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獲得能力方面的提升。以《編譯原理》一課為例,教師可為學生布置C語言編寫練習,根據學生掌握C語言的程度設置不同難度作業(yè),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并通過分層教學不斷突出學生個性,從而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最后教師對考核采用分層,根據不同實踐任務難度給出相應分數,并通過階段性的考核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學生反饋及時調整實踐教學內容進程,不斷提升計算機實踐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總而言之,中職教育定位于培養(yǎng)更多技能水平高的職業(yè)者,要求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理論性基礎,還要具備嫻熟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中職計算機教育要立足于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角度,不斷增強計算機課程教學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為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