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榮鵬
(貴州省威寧縣第三中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在我國的高中院校中,地理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地理知識點過于枯燥乏味,且十分的抽象。高中生在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時,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缺乏對其知識點的理解。啟發(fā)教學模式應用于我國高中的地理教學課堂中,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并且在西方國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借鑒這樣的優(yōu)質教學方法,將其應用于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中,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效。
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以達到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變得具體、易懂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專注度。地理知識點一直都是十分的枯燥、抽象,而我國的高中生受到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所以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將地理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僅僅將其用來應對考試。這樣的學習方式缺乏實際性,學生學到的僅僅只是存在于書本以及試卷中的知識點,并不能很好的做到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更不可能將其所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而將啟發(fā)式教學應用于地理知識教學中,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讓學生可以自己動腦思考。這樣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授課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學生通過被引導、啟發(fā),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利于我國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
我國目前的高中院校中,地理教學課堂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的現(xiàn)象仍未主導,這樣的教學模式十分的枯燥,學生不易理解地理知識點,就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我國的部分高中院校的地理教學課堂中,已經開始應用啟發(fā)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地理知識的授課,但是得到的成績并不十分的理想。筆者通過不斷的總結分析,得出造成這種情況的以下幾點成因以及相對應的應對措施:
2.1 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需要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啟發(fā)式教學應用于我國高中院校中的地理教學課堂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需要對其使用不同的啟發(fā)方式。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的重心在于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但是基于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啟發(fā)式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成績。學生只有收到教師的啟發(fā),才可以真正意義上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點,但是授課教師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教育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切記不可以將學生一概而論[1]。舉個例子來講,學生小明平時的成績十分理想,而且也比較穩(wěn)定,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啟發(fā)教育的著重點放在開拓學生的思維模式,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點;而學生小美的理科成績十分理想,地理等文科類科目成績飄忽不定,對于這樣的學生,授課教師在進行啟發(fā)式教育時需要將著重點放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因為后者的理科成績優(yōu)異,可見其理解能力較強善于思考,地理等文科成績飄忽不定,說明該學生對于文科類學科在學習時缺乏一定的興趣,導致成績不穩(wěn)定??傊谡n教師在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啟發(fā),這樣才可以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效果。
2.2 啟發(fā)式教學的占課比例。在高中院校中的地理教學課堂中,授課教師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授課教學時,也要很好的把握其啟發(fā)式教學的占課比例。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知識點時,適當?shù)膯l(fā)、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的教學模式。很多的教師在應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授課時,很難把握住其啟發(fā)式教育的占課比例。啟發(fā)的版塊占比過多,就會使得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思考,課后也很少有時間復習反思上課所學的知識;反之啟發(fā)的版塊占比過少,有的學生可能還是不會對所學的知識點理解透徹,畢竟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所差距。舉個例子來講,授課教師在上課時,提前備課,將上課時用于啟發(fā)學生思考的版塊時間設計好,一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用十五分鐘的時間來對孩子進行啟發(fā)教育,二十分鐘的時間對于上課所需要教授給學生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再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用來思考、提問或者做練習題。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成效,既做到了給學生進行充分的啟發(fā),同時還詳細講解了知識點,最后還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時間。
2.3 授課教師所需掌握的基礎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有堅韌的教育精神和品格。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富有教學研究精神。需要博覽群書,不斷地開闊眼界,豐富自身知識,為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奠定基礎。更需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的發(fā)展都要時刻關注[2]。例如:一位教師講解區(qū)域地理中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時,先引導學生找出南美洲的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嘗試分析南美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再逐步增加地形,洋流因素引導學生分析對氣候的影響。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正確的說出南美洲的氣候類型分布,教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綜上所述,就是筆者對于啟發(fā)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中應用方式的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教育模式對于內容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教學而言,是十分適用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中應用啟發(fā)教學法,只要運行得當,就會取得很好的成效。目前我國的高中院校中的地理課堂上還沒有完全將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普及,但是這樣高效的教學方法,總有一天會出現(xiàn)在每個高中院校甚至大學院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