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安徽省鳳陽縣武店鎮(zhèn)中心小學 安徽 滁州 233113)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小學的學習環(huán)境是最輕松最自由的。當然小學也是以后學習的最基礎階段,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煩悶的科目,因為我們的母語是漢語,英語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門外語。很多人的想法就是長大后我又不會出國,英語學那么好干嘛?因為這個錯誤的理念,導致很多學生都不重視英語這門學科。所以英語成績也就一落千丈,而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方法。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來說,在課堂板書這個問題上都缺乏層次性條理也不清晰,可能有時候連老師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寫什么。小學生對于英語的接觸比較少,理解能力也比較弱,導致對英語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這也直接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質量。對于英語的這種厭惡在小學普遍的存在,阻礙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其應該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如何讓學生對英語感興趣,針對于學生厭惡英語課堂做出改進措施,保證自己在現(xiàn)代化教育的情況下,充分的了解學生對英語課堂的理解。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通過自己精心的設計將思維導圖發(fā)揮到極致。
2.1 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很明確的了解教學內容以及本堂課教學的重點。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大致了解知識點,也可以了解知識的重要程度,快速的找到重難點。其次,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大致的表述讓學生提煉出文章內最主要的題干,就像抓住了一個關鍵詞一樣,其他都只是圍繞關鍵詞在描述。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快速并準確的找到重點和難點,為學生節(jié)約了很多時間,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2 有利于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以前的課堂模式都是以老師為課堂主體,現(xiàn)在的課堂模式已經轉變?yōu)閷W生為課堂主體,老師的教學前提是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將學生自身的接收能力作為課堂依據。思維導圖倡導的是現(xiàn)代教育的思想理念,主導課堂將以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前提,讓學生不再被枯燥的知識沉重的作業(yè)填滿,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下激發(fā)引導學生的興趣,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2.3 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導圖的教育方式和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大有不同,學生的地位是主體,老師只是起指引作用。如果思維導圖的課堂模式被學生廣泛的喜愛,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就會自覺的建立知識結構自覺的加工已學知識,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在這樣的習慣下即使沒有老師的約束學生也可以主動的學習,并且自覺的復習和預習,可以有利的幫助學生消化知識點,對于知識點更加層次的理解與概括。
3.1 分類對照記憶,增強同類詞匯關聯(lián)與易混詞匯區(qū)別度。小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這時候會有大量的單詞需要他們去記憶,這對于活潑好動有缺乏技巧的小學生而言非常困難,如果一直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很有可能會導致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惡和抵觸,也會加快他們的遺忘速度,這顯然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是極為不利的。思維導圖能夠將有關聯(lián)的詞匯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對照記憶,這樣既不容易記混,又能夠在短時間內記住多個單詞,是一種高效率的記憶方法。
3.2 理清文本條理,提升閱讀理解信息提取效率。英語和語文一樣,閱讀理解和寫作一起構成了它們的兩大重要內容。英語的閱讀理解首先需要學生將文本內容進行翻譯與主題總結,文本大主題可能比較容易記住,但是對于一篇擁有多個小主題的長文章而言,往往就會出現(xiàn)記混記錯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教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對這篇文章進行一個簡單地概括,將每個部分與每個段落的主題分別聯(lián)結在文章的標題周圍,在做題目的時候就可以一目了然地觀察到所需信息在文章中的位置,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做閱讀題目時的正確率。
3.3 “有話可說,有話會講”——思維導圖在對話教學中的運用。對話課強調的是聽說,利用思維導圖去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更有條理地輸出。思維導圖不同于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自由表達提供結構清晰、明確的支架的同時,還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形成“有話可說,有話會講”的英語對話效果。在使用思維導圖前,學生對于詞匯、句子的認識是零散無序的,無法在真實場景中運用。經過思維導圖對話題的梳理,做到“有話可說”;將句子與詞匯帶入一個特殊的場景進行使用,如學校、問路、家庭、職業(yè)等,經過思維導圖的歸納,在不同場景使用不同語氣、不同句式,形成“有話會講”的對話氛圍。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當今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單詞記憶、閱讀理解以及英語寫作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將其大力推廣,在科學合理的情況下對其多加運用。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使用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增加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助于鍛煉小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