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周措
(青海省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 青海 澤庫 811400)
1.1 了解他國風土人情,提升學生文化底蘊。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中,在了解其語言文化的同時,要豐富的了解這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掌握這些風土人情也更加有利于我們對于其文化的認知程度,對于學習好英語能夠起到決定性的幫助。通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逐步的教給學生這些英美文化,有利于文化的積累。
1.2 有利于學生形成文化意識。閱讀的過程是學生了解材料記述內容,分析其關系,理解其中的心理變化行為和語言行為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形成主動通過他國文化來構建意義的過程,因此學生會形成文化意識,從主觀上結合英美文化判斷其事物的發(fā)展,對于塑造積極正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積極的推動意義。
1.3 培養(yǎng)學生多種優(yōu)秀品格。在進行初中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中要給學生方向去學習,單純的死記硬背只會給學習增添負擔。通過學生不斷的深入探究,加強了對于自信心的建立,對于學生的耐心、細心、敏銳的洞察能力等優(yōu)秀品格的發(fā)展和完善起到積極的作用。
2.1 教師的能力不足。英語閱讀課程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自我能力,但是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屬于接受傳統思想影響,其教學方法還是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閱讀課程僅僅也就是把課程中的語法知識和詞匯含義以及文章大體內容和同學講解一下,對于知識點的教育模式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讓所有的人對其重點知識掌握。
2.2 教師的文化意識薄弱。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中會忽視文化差異進行教學,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和文化相關的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能夠通過文本中的記載幫助學生分析圣誕節(jié)的慶祝形式以及活動內容,然而忽略了分析閱讀內容的歷史背景,圣誕節(jié)的由來。沒有對于這種跨文化教學中文化差異進行重視。學生不能夠了解文化差異的不同,對于以后學習的內容也會越來越生疏,造成學習越來越困難,不利于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
2.3 教師缺少對于文化探究。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本身準備不充分對于一些深層次的文化理解不透徹,不能夠給學生講解明白,對于其文化掌握的廣度也不夠就使得在閱讀教育過程中捉襟見肘,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答疑解惑,如果自己掌握的文化廣度不夠,也不足以為學生解答。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
3.1 提高教師的個人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首先教師應該具備高超的教學能力,敏銳的思維,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之中的不足,并采用相關措施改正,所以提升教師的個人能力為首要目標,除了專業(yè)知識方面的能力提升,要提升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路,在教師執(zhí)教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能力培養(yǎng),請專業(yè)的人士針對教師培訓,主要提升教師能夠發(fā)掘問題的能力,和改變學生不足的方法應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任務中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養(yǎng)成,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
3.2 以話題式的方式提升學生興趣。文化品格的養(yǎng)成是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是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形成,要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來實現學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就需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有足夠的興趣才能夠對英語鉆研下去,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包括文化品格的提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多多的采取歸納、總結的方式,把課程的知識有機的結合到一起,通過課堂延伸,能夠找到一些社會動態(tài),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找到相應的文章來和學生一起分享,其中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會有很多的關于會議、運動、科技相關的文章,教師根據相關課程總結知識點,通過眼神利用重大會議在世界上的影響、體育明星、新的科技前沿來把閱讀的課堂內容豐富起來,讓學生對其話題產生興趣,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這也能引領學生認真的閱讀,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顧自主的使用英漢詞典進行詞匯的查詢,讓學生能夠通過對英語閱讀的探究來提升自身能力養(yǎng)成好的習慣,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的總結,通過文章的內容學生能夠學到什么,自己成長了什么,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希望學生也能夠在閱讀后做出總結,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3.3 重視英語閱讀教育工作,組織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要一改常態(tài)的形式閱讀教育,通過閱讀能夠熟悉英語的發(fā)音,重音,語調的應用,要大力的緊抓英語閱讀教育,不能再像以往大家一起齊讀的形式,雖說齊讀具有氣勢,但是卻把英語的一些語氣和語調忽略了,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在課文需要注重語氣和語調的地方要特別的和同學強調,教師在利用歸納、總結把英語課程歸納成話題式的教育并將這種方式再一次深化拓展,既然英語教育對聽、說、讀、寫的要求都比較高,教師在利用閱讀教學時也應該有策略的利用閱讀教學,在進行拓展閱讀訓練之后教師會要求學生做自我總結,這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大家在組內進行討論,研究,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通過教師延伸的話題類或者是自我總結的文章,大家在每次章節(jié)總結時進行比拼。教師在其中擔任的是引導、評論、組織的責任,教師給參加“演講”的同學以榮譽,這樣又可以調動大家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在準備階段,既對課程有了一次梳理和總結,同時也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再一次提升。
3.4 豐富學生的課內外活動,提升文化品格。教師針對于跨文化交際情景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生活經驗、詞匯的掌握、認知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能力設計盡可能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體驗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一點點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設計豐富的課內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文化品格。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可以不定時的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原聲視頻片段,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英文交際,同時鼓勵學生去看一些經典的國外名著,在學習的同時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