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香
(河北省遷安市第四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新課標的制定為我們語文課改指明了新思路、新導向、新目標,為確保學生語文學習的高效求實、感悟求真、發(fā)展求穩(wěn),我們必須自我施壓,加大努力探索課程設計的新理念,加速尋找知識處理的新技巧,落實學科融合發(fā)展的新思路。讓小學生在課堂上把語文基礎常識學扎實,從文本閱讀中感知文學魅力和作者情感,從生活中尋求語文課程結合點,確保每節(jié)課的實施都是高效的,每個學生的習得效果都是高效的,每一次課程目標檢測都是高效的。下文從語文常識性習得技巧,交叉學科課程設計,語文課程生活化三個維度例談具體落實高效語文教學的新舉措。
希沃白板是工具性、知識性和技術性的融合體。語文課堂利用好希沃白板可以讓學生的習得技巧得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對知識的理解上會更準確,學生的語文常識性學習就會更高效。具體體現在對繁難生字、典型詞語、精美句子、文學常識知識的認知、判別、篩選、組合等。課上可利用白板內置的動畫平臺進行游戲性知識展示,讓學生高度集中在課程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之中,凝神聚力感知語文課程信息,習得效果的高效性毋庸置疑。
比如,在學習《花鐘》這節(jié)課時,文中有生字"醒",教師利用白板中生字學習板塊動畫展示有關"醒"的讀音及音序、偏旁及筆順、組詞及辨析等內容,形象的展示易于學生的理解記憶,易于對知識的積累和發(fā)散。在學完生字"壽"后,點擊"壽"字旁邊的接龍游戲進行關聯詞語反饋訓練。壽日——日月——月光——光線,再有就是"修"字的接龍,修煉——練習——習作——作業(yè)。此外,聯系上下文可知文中首段末尾的"……"含義為,對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具體例子的省略。教師點擊白板中"……"可出現"……"在文章中的幾種意義,點擊每種意義都會閃現具體例子。這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對繁難生字、詞語積累、文學常識的理解更準確,掌握的更扎實、更系統(tǒng),保證了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自主性和融合性,課堂感知效果極其高效。
當下的課程設置理念凸顯了學科間的融合設計。這一點提醒了我們在組織語文教學時不要忘記融合初心,對教材上安排的交叉學科知識要科學處理,利用微課、網絡為學生提供資源信息,通過課下的自主閱讀進行資源再完善,讓語文課程更具有豐富性和具體性。課程設計引領學生會從浩淼的知識海洋中找到應該讀的內容,教師要及時跟進學生的融合閱讀,不要讓學生沒有目的性,缺失主題,這樣的課程實施保證了學生的全科性學習更豐富、更具體 。
比如,在學習文化遺產板塊《趙州橋》一課時,教師采用播放專題片--河北文化遺產之趙州橋的形式讓學生全面了解趙州橋,有的學生去過趙州橋并拿出照片,有橋的全景照,有石孔特寫照,有石欄上的獅子照、飛龍照……,每一張照片都飽含了歷史的印記和文化的血脈,還有的學生展示了網上博物館--趙州橋的資料。種種資源與語文課程的融合簡直就是一場文化博覽會,學生深刻理解了課文的說明方法以及細節(jié)描寫的微妙之處,更能透過這些視頻和照片感受戰(zhàn)爭的恐怖,感悟到應珍惜當下幸福生活。這也是全科性學習的豐富性和具體性體現。
落實課程理念需要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我們語文課程的生活化主要是體現在課程結構設置上,很多單元的主題都是圍繞生活常識去安排,有自然風光與大好河山之類的,有建筑與文化主題的,還有動物與植物特征之類的……,每一主題的設置無不體現生活化理念。在這類課程設計時教師要提早安排,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去實地走一走,沒有機會去的同學從網上瀏覽相關風景、文化和發(fā)展史。讓大量的課內外資源融進學習活動之中,讓學生體驗到本真性學習更真實、更全面的含義。
比如,在學習《海底世界》這節(jié)課時,教師結合多數學生有過去海底世界參觀的經歷,就把這節(jié)課設計為自讀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課文感知詳細說出本課所描寫的內容。所有學生都要發(fā)言,學生的表述很真實也很全面。這種課程設計基于學生的生活化經驗積累,用生活中的印記和元素助力語文課程理解,收效極高。
總之,語文高效教學新舉措離不開課標理念的指導,離不開學生主體性核心地位的落實,更離不開資源整合與融合發(fā)展的課程理念的引導。今后我們更要拓展新思維,采取新舉措,確保高效語文課程設計的向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