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輝魯 景泰縣正路學區(qū)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理論講授、動作示范等,讓學生了解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一味地讓學生進行練習,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受。實施體驗式教學,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合作意識等,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1.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體驗式教學的核心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課堂氣氛往往比較沉悶,學生參與度不高。而體驗式教學則相反,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在參與中獲取知識,身心得到發(fā)展。
2.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驗式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和嘗試,要求學生對自我有一定的認識,要在不斷認識自我、突破自我的過程中尋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促進他們在不斷的體驗中實現(xiàn)學習目標。
3.能夠豐富學生的經(jīng)歷。體驗式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反思,不斷豐富自身的經(jīng)歷,其身體素質、思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4.更加關注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少關注學生的感受。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可能會對某個體育項目非常熟悉,但還有部分學生對其感到非常陌生。此時,需要教師開展體驗式教學,首先,讓學生自己練習、體驗,探索訓練的要點,找到自己所處的層次。然后,教師進行個別輔導,引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加深學生的運動感受。
5.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習慣于向學生灌輸一些知識,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體育課也不例外,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被動的,從一開始就是按照教師設計的步驟走,沒有一個自己探索的過程,體會不到收獲的快樂。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則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訓練,并能感受到收獲的喜悅。
1.尊重個體差異,分類分層教學。體育教學是一種群體性的活動,由于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分類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的各項指標,提高運動能力。要明確不同層次的劃分,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要,設計多樣化的體育練習活動。比如,在“接力賽跑”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體能設計100米+200米混合接力賽、200米接力賽以及100米接力賽。體能好的學生可以參加100米+200米混合接力賽;體能一般的學生可以組隊參加200米接力賽;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組隊參加100米接力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間,要注重訓練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運動的魅力。
2.運用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更具趣味性,其要求教師構建動態(tài)化的課堂,使體育教學充滿活力,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發(fā)展的平臺,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身心放松、體驗運動樂趣、產(chǎn)生學習興趣。中學體育教師可以引入體育游戲,以此讓學生全身心放松,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但要注意的是,選擇體育游戲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發(fā)揮游戲在技術練習中的作用,又要以此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所選擇的游戲要能使學生全身肌肉得到伸張,相關身體器官和關節(jié)得到充分的活動,不能選擇高風險性的游戲,避免學生出現(xiàn)意外。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搶座位”“貼膏藥”“誰是臥底”之類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松學生的心情,使其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為后續(xù)的教學做好鋪墊。
3.營造良好氛圍,彰顯學生主體地位。要實現(xiàn)體育課堂高效教學,學生需要在體育訓練中相互探討、大膽嘗試,教師應摒棄以自身為主體的觀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親身實踐。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fā)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并嘗試參與一些有難度的運動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知識的分析,激發(fā)學生參與鍛煉的熱情,在學生學習技術難度大的體育項目時,可有效地應用體驗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