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裴圩鎮(zhèn)小學 魏 劍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加強,作為素質教育的起始點,小學階段的教育活動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重視。小學語文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養(yǎng)成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之一,作文更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在推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語文教師更要注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作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
作文素材并非是憑空捏造,要以實際生活為依據,即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體驗。
如在寫關于經歷的作文時,學生要能通過簡明扼要的語言做出描述,并寫出在這種經歷中,能夠獲得怎樣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如今的學生,缺少豐富的生活經歷,寫作時候常常面臨困境。為確保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文章,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物件進行觀察,通過外觀、質地、歷史故事和形成時間等進行綜合性賞析,形成對物件的全面認識,將自己的情感與喜歡的物件相結合,在寫作時充盈作文內涵。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學生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體會到父母勞動的艱辛,珍惜現在的時光。通過仔細觀察爸爸媽媽的表情變化和情感轉換,形成屬于自己的認知,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體會到生活中的美,寫出的文章也就更加具有真實的情感。
寫作靈感最為重要。很多時候,學生因為沒有任何思路而不能順利寫作。教師可以根據作文題目設置相關的活動情景,讓學生切身投入到情景之中,獲得體驗。
比如,在寫《豐富的課外活動》時,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分析作文結構,通過學生的情感變化、行動變化、活動內容將課外活動的趣味性展現出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乒乓球比賽,仔細觀察每位乒乓球運動員的神態(tài)變化和動作狀態(tài),為寫作提供素材。小學生具有較好的模仿能力,模仿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與教師和同學展開交流,如打開話匣子。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及時組織學生將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用文字表述,提高寫作質量。
每篇作文,都是學生通過辛勤的付出換取的。學生希望獲得教師較為中肯的評價。很多教師急功近利,運用套路化的評語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學生不能發(fā)現自己作文中的問題。這樣的評改模式不會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產生任何積極作用。教師的評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評價的時候必須要端正態(tài)度,為學生提供正面的評價,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于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指正,學生只有認識到問題,明確寫作優(yōu)點,才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古語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蔽覈淖骷页乩蛞苍硎荆骸叭羰菍⑷藗兊纳畋茸魇俏膶W創(chuàng)作的意境,那么良好的閱讀便是陽光?!睂W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無話可說,無話可寫。所以強化素材積累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如今的小學生缺少實踐活動,乏味的生活經歷使得學生缺少寫作素材,若是閱讀跟不上,將會導致學生的知識積累量降低。面對著匱乏的信息,想要寫出有深度的文章,無異于天方夜譚。
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拓寬學生視野,陶冶情操。閱讀中出現的優(yōu)美的句子或者段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養(yǎng)成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做好素材記錄同等重要,比如,愛國故事有:詹天佑修筑鐵路、鄧稼先研制“兩彈一星”、李云龍反抗日本侵略者等;珍惜時間的故事有:牛頓做實驗、聞雞起舞等。通過素材的積累,學生面對教師給出的作文題目時,便能游刃有余。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作文是關鍵。寫作可以反映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學生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寫作習慣。教師要強化引導,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教授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教師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作文教學實踐,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