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青海湖路小學 耿 亮
快樂作文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構建輕松和諧的生活情境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學會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將個人的思想充分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維,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喚醒自己內心中模糊的情感,從而逐漸形成個人獨特的寫作風格。教師需要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使學生可以從內心深處擁有寫作欲望,真正實現(xiàn)快樂教學。
優(yōu)秀的作文往往離不開學生對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作。學生的寫作素材往往來自于生活的情感體驗,為了促使學生可以在寫作中擁有足夠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雙善于觀察日常生活的眼睛,去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和學習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或者可愛的小動物,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引發(fā)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擁有寫作欲望。例如,在游記類《春游》寫作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展開春游活動,讓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擁有更加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戶外世界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教師可以在春游的過程中,傳授給學生觀察事物欣賞景物的方法,不僅要觀察事物的外形,還需要賞其音,品其味,豐富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題可寫,有話可說。當然教師也可以在春游時設置一些團體活動,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擁有更多的親身經(jīng)歷和生活經(jīng)驗,學生就會在心中非常想與他人分享個人經(jīng)歷,也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可以在寫作中長期保持興趣。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多數(shù)學生在作文寫作時缺少寫作素材以及寫作手法單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學生缺少大量的閱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逐漸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經(jīng)驗,幫助學生提高綜合寫作水平。但當前大部分教師對于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其主要原因是在小學教學中課外閱讀并不是一項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項目,往往為班級學生提供統(tǒng)一的閱讀素材,導致學生沒有辦法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閱讀,學生缺少閱讀欲望,也無法在閱讀教學中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導致學生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抗拒情緒。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閱讀素材,例如,散文、繪本、現(xiàn)代詩、古詩、童話故事甚至是漫畫,讓學生從這些閱讀素材中根據(jù)個人興趣選擇閱讀,從而在閱讀活動中獲得更加強烈的快樂體驗。由于學生是按照個人興趣選擇的閱讀素材,所以會對閱讀素材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教師在學生閱讀完畢后,可以為學生設計故事改編或者故事續(xù)寫的寫作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想象力進行寫作,學生完成故事改編或者故事續(xù)寫后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學生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欲望。
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作文寫作時,教師要為學生構建更加開放的寫作空間,盡可能不對學生的思維加以限制。這樣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使得作文內容更加豐富。當然學生的想象內容有可能比較幼稚,但是卻為學生提供了想象和表現(xiàn)機會,讓學生可以在作文寫作中充分表達個人思想。例如,教師可以以《桌子上的一杯水》為作文題目要求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學生在一開始拿到作文題目時會十分不解,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跳出一杯水這個實際物體,轉而寫水的作用。比如說這一杯水是父母親在工作時喝的水,或者這是世界上最后一杯干凈的水,又或者這是自己在非??蕰r同學遞來的一杯水,讓學生可以通過一杯水體驗到關懷、環(huán)保和友情等多方面的情感,為學生建立多樣化的寫作角度,讓學生能夠通過個人獨特的想象力來想象這一杯水是一杯什么樣的水,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例如,在進行作文《奇怪的石頭》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下課時間在校園內去收集一些自己感覺形狀比較奇怪的石頭,讓學生根據(jù)這些石頭的形狀來想象各種各樣的動物,引導學生將這些石頭看作是可以變成動物的,想象這些石頭變成動物之后會發(fā)生什么樣奇特的故事。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快樂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趣味性更強的體驗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引導學生根據(jù)個人興趣展開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手法,最終對學生的作文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幫助學生在寫作中不斷提高綜合文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