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城廂實驗小學 杜孝清
文章寫作來源于生活,是將普通的生活藝術化。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將生活融入作文,實現(xiàn)作文生活化。想要真正實現(xiàn)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老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通過體驗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素材,為作文寫作提供材料支持。比如,老師在指導學生寫關于“動物園中的小動物”的時候,老師應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的樣貌、生活環(huán)境、特性以及生活習性。作文時可以將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通過描寫自己與小動物的接觸、小動物對自己的情感影響充盈文章內容。日常教學活動中應強化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比如,讓學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父母或者是好朋友的愛好特長和生活習慣,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觀察到的內容運用到其中,讓文章更加具有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參與到生活實踐活動中,體會生活帶來的樂趣,比如,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植樹活動,需要學生親手種植樹苗,學生在栽培樹苗的時候可以體會到小樹成長的不容易,激發(fā)學生保護樹木,愛護環(huán)境的情感。將實踐活動寫入文章,不僅能將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愿生發(fā),更能夠將作文的實質和內涵體現(xiàn)出來,加深作文深度。
為了追求成績的應試教育,教學中往往忽視學生的課外實踐。將課外實踐經(jīng)驗引入到課堂教學也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老師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分享給學生,教學相長。比如,在學習《挑山工》的時候,學生幾乎體會不到挑山工的艱辛,老師可以結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經(jīng)驗與自己對于挑山工的感悟,將挑山工的心理狀態(tài)和工作情景展現(xiàn)給學生。若是條件允許,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深入到挑山工的內心世界,感受挑山工的辛勞,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將挑山工的心理狀況歸納出來。通過學習和了解文章作者的真實意圖,體會作者真實感受,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生活和珍惜生活的情感,從而寫出有溫度、有情感的文章。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同學們共享,同時還可以讓同學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經(jīng)驗,共同進步,將別人的生活案例當成自己寫作的素材。在分享中,既可以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寫作的技巧,巧妙地將生活中的案例融合到文章寫作之中,全面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好奇心,老師教學要善于運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及時加以引導,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老師通過自己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讓學生立足于生活的本質,豐富自己的想象。經(jīng)常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從不同角度衡量問題。比如,在寫作“我的夢想”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么?”“長大以后想要什么工作?”“經(jīng)過努力想要實現(xiàn)怎么樣的目標?”等等,引導學生散發(fā)思維,思考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日積月累,對于學生寫作幫助頗大。作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度,想要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就要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老師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通過實際生活尋找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產生強烈的寫作欲望。文章寫作選取學生興趣點,應從學生日常生活經(jīng)常性接觸的話題為出發(fā)點,比如,學生的爸爸媽媽、學生喜歡的食物、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等,從生活中提煉出素材,設置出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lián)的題目,讓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出發(fā),與自己所處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潛移默化當中提高自己對于文章寫作的信心和興趣,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一言以蔽之,想要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就要從學生生活實際著手。老師教授學生寫作,要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作文寫作規(guī)律,將學生日常生活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通過運用科學化的教育方式和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喜歡寫作,熱愛寫作的習慣,讓自己的作文有思想,有內涵。
現(xiàn)如今小學生作文寫作過于書面化和形式化,缺乏對實際生活的感悟。老師教學活動中應該引領學生將生活與作文結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要將其真實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感悟融合在作文之中,主動積累生活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以上是我對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生活化措施的思考,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者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