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塔縣第三中學
時代在發(fā)展,班主任的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溝通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專業(yè)技能。溝通既表現(xiàn)在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也表現(xiàn)在班主任所創(chuàng)造的良好溝通渠道與環(huán)境。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現(xiàn)在的學生接觸的各類信息錯綜復雜,很多孩子又都是隔代長輩帶大的,父母也缺乏跟孩子有效的溝通,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產(chǎn)生了孤獨、敏感、自制力差、以自我為中心、自卑、任性、暴躁、逆反等多方面的心理問題。近年來,國家和社會都加大了對師德師風的重視,教師也無形之中成為了高危行業(yè),班主任管理學生的行為方式也有了較高的行業(yè)標準。在班級管理中,良好的溝通能力將是今后班主任急需掌握的一項技能。
1.語言溝通。首先,要用愛的語言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隔膜很大部分來源于教師長期形成的不順耳、聽不慣的語言習慣,這種語言傷害往往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形成的。比如,說話時語氣強硬、發(fā)號施令、諷刺挖苦等,這往往無形中就造成了師生情感上的隔閡。因此,教師在管理過程中要有民主式的思維,只有教師有了這種民主的做事方式,才會有民主式的語言,有了民主式的語言方式學生才會感受到被尊重。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zhì)來說,就在于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碑攲W生有了自尊心,對老師來說,管理的難度就會大幅度降低,師生之間的裂痕也會縮小,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文字語言交流也很重要。教師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等信息網(wǎng)絡來進行溝通。有時,也可以選取具有教育意義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來共同學習談感受,寫感悟,讓學生把想說而不好說、不敢說的話寫出來,讓班級實現(xiàn)路不拾遺、人無隔閡的局面。
2.非語言溝通。肢體語言有助于思想和情感的溝通,更能給予學生行為方式的引領。海倫·凱勒問沙利文:“愛是什么?”沙莉文老師緊緊摟住海倫,用手頂著海倫的心說:“愛在這里?!焙悺P勒學習“杯”和“水”的時候經(jīng)常混淆,以致于痛苦地大吼大叫,撕碎了布娃娃。但沙利文老師把碎片掃到爐子旁邊,牽著海倫的手來到外面的噴水口旁邊,一股清涼的水在海倫的手上流過。海倫說水喚起了她的靈魂,給予了她快樂和希望。筆者想這是一個聾啞盲人對愛的特殊感受。正是由于沙利文老師摟住了海倫,在海倫生氣的時候,親自掃走碎片,牽著海倫的手走到了屋外,海倫才知道了什么是愛,什么是情。其實,平時我們的表情、動作、眼神都在傳遞著信息。筆者在課堂中面對學生疑惑不能解答問題的時候,往往就會注意眼神的交流,給予他們時間并等待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就會很著急地思考問題。有時到宿舍檢查衛(wèi)生的時候,對學生物品的擺放、床鋪的整理,筆者都會親自去幫他們改正,幾次類似事情之后,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在筆者查宿的時候提前整理好物品與內(nèi)務??梢?老師有時候“做”要比“說”更有教育效果。
1.用親情式班級文化建設激發(fā)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班級有時在一些特定的時期往往摩擦和誤會很多,后來筆者做的兩件事,有助于學生溝通。首先,就是讓每一個學生上臺發(fā)言,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交友原則。其次,就每一個事件,讓學生討論剖析,講解評理,集體商量著處理事情。也可以舉行一些漫談式的主題班會,讓學生自己說說我的缺點,我最敬佩的人,溝通以自我批評為起點,以表揚別人為終點,這樣對了解別人和認識自己都有很好的作用,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有了渠道,學生也有了度量和做人的榜樣。
2.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善用小組建設和師徒結對,這也是學生學會合作和有效溝通的主要渠道。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周圍的同學最清楚。小組建設滿足了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功能,避免了老師大事小事對學生過分的說教,緩解了自身職業(yè)的緊張和倦怠,獲得了積極的心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