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勝楠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江蘇南通 226000)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jīng)適應了你講我聽的學習模式。因此,教師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認識到通過英語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避免學生“啞巴”式學英語。在教學中,教師還可和學生針對安全、環(huán)境、法治等方面展開探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英語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學生具備長期堅持的精神和認真的態(tài)度,逐漸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未來會充滿各種各樣的幻想和期待,腦海中時?;孟胱约何磥淼男蜗?。教師可通過英語教學引導學生樹立偉大的人生理想,通過教材和生活中實際的案例給予學生啟發(fā),讓學生用英語來談論自己的夢想,樹立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決心。
例如,教師在教學Unit 4 中Reading 部分的一個話題The famous astronaut時,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相關的討論。教師首先讓學生在課后閱讀教材中的文章并用英語概括出主要內(nèi)容,然后在上課時隨機提問學生:“What is this article about?” 學生回答:“The article records the world's fi rst man to set foot on the moon and related records.”教師繼續(xù)提問學生:“What does the article tell us?”學生思考后回答:“I think it's a technological advance.”另一位學生說是“A dream.”教師進一步提問學生:“What are your dreams? You write it in your notebooks.”教師讓學生之間針對自己的理想和原因進行探討和交流,十分鐘后讓學生用英語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一位學生說:“I want to be a doctor.Doctors can help many people.”針對醫(yī)生這個話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說一說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有很多醫(yī)務工作者不顧自己感染的危險堅守在疫情的第一線,為戰(zhàn)勝病毒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讓學生體會到祖國的強大和中國人民堅忍不拔的品質(zhì),從內(nèi)心深處向這些人學習和致敬,進一步明確自己的人生理想[1]。
最后,教師提問學生:“從教材中可以看到登月是偉大的,那么你知道這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艱辛?如果你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你需要做些什么?”學生回答“Work harder, advance quicker.”教師引導學生說:“可能你們都有名校夢,但即使將來做一個平凡的人物,只要能夠為其他人做貢獻就是有價值的人生?!闭n堂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My dream”為題寫一篇英語作文,最好可以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說說自己的理由。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教育要能夠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牛津教材中涉及民主法治教育的內(nèi)容較豐富,教師可以以此為出發(fā)點,給學生普及基本的社會規(guī)則和法律知識,讓學生能夠?qū)W會用英語表達,同時能夠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2]。
例如,Unit 3Finding you way中介紹了相關的公共交通知識,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學習基本的go straight ahead, turn left, turn right, cross the road 等短語句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模擬與之相關的情景,如在上學的路上過馬路,制作一些紅綠燈的標識,在教室地板上簡單畫出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然后用英語表達應該如何到學校,可能會經(jīng)過什么地方。一小組準備的臺詞是:First, go straight for 500 meters.There is a hospital.Turn left, go straight 200 meters and come to a red light.Wait for the green light, go straight 800 meters to the school。在實際的模擬演練中,學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本節(jié)課所講解的交通規(guī)則。學生在表演結(jié)束后,每一位小組組長將自己小組中提到的交通規(guī)則寫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其他小組進行學習、補充交通知識。
學生非常喜歡這種表演式的教學模式,都積極參與了表演,有的學生扮演的是紅燈,有的學生扮演的是醫(yī)院,即將寫著“hospital”的牌子貼在自己的身上表示自己是醫(yī)院,然后提醒“上學”的學生這里應該是左轉(zhuǎn)還是右轉(zhuǎn)。學生寫出自己認為表演好的那一組進行投票,得票數(shù)最高的小組獲勝。學生好勝心較強,會認真準備表演,這能夠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知識。在學生表演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提問一些法律知識,讓學生搶答:未成年人因不滿( )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yǎng)。學生會用英語回答“sixteen”??墒?,學生對有些問題可能并不了解,但是通過教師的提問、其他學生的回答,會在腦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如果教師認為有必要可以深入地給學生講解。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夠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地球上人類的生活已經(jīng)受到一定的影響。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已經(jīng)成為我們共同的責任。初中階段的學生要能夠意識到這一責任。教師可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學Unit 4wild animals中的The story of Xi wang及Unit 5 中的Reading 部分Zhalong A special place中涉及野生動物的事件。學生可能認為,這些事件離我們太過于遙遠。因此,教師可通過播放一些視頻以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某片段中提道“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there was a time”,短片中有些動人的句子并沒有朗讀出來,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給大家朗讀,讓學生直觀感受。接下來是動人的歌曲,不少學生跟著視頻低聲歌唱。視頻中呈現(xiàn)了一只犀牛媽媽和小犀牛在一起嬉鬧玩耍的場景;鯨魚們自由自在地暢游;企鵝和他的小伙伴玩?!?,無情的人類在夜晚出沒,拿著獵槍,開著機械化的車子,動物們的希望在逐漸破滅,工業(yè)化的濃煙飄向空中,污水排向河流……教師提問學生:“人類對動物們的傷害還有哪些?”學生回答:“買賣野生動物,將他們的皮毛制作成產(chǎn)品銷售到市場中等。它們的生活似乎因為人類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明明曾經(jīng)是那么好的朋友。”有的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掉下了眼淚,感受到了動物們的悲痛和無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制作一些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語,如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也是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保護野生動物,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動物,維護生態(tài)平衡;愛鳥護鳥是人類的美德等。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后將這些宣傳語制作成英語海報。
德育的內(nèi)容遠不止本文中提到的三個方面,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合理穿插德育知識,引導學生端正思想和態(tài)度。牛津教材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了內(nèi)容豐富和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擴展多種教學方式,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