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雨霏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蟠桃宮小學 貴州 貴陽 550005)
在此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逐漸從認識字句開始向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文章整體脈絡方向轉變。所以,在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著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筆者通過對以現有文獻資料以及自身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提高建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前提,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還處于充分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但由于低年級階段,語文閱讀都以識字認詞為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逐漸開始對閱讀學習產生抵觸,不再對閱讀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這時,則需要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為目的,引導學生尋求閱讀學習中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一文時,就可以首先在上課之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錢塘江大潮”的視頻。教師可以以視頻為切入點,詢問班級同學在看完視頻后的感受和想法,邀請學生起來回答,在引導學生對“觀潮”內容感興趣時,著重切入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尋找課文閱讀中的樂趣,才能跟深層次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語文學習中,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對于學生“讀”的能力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朗讀,能夠將文章整體的感情基調、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同時在朗讀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充分理解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所以,朗讀也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教材開始引入部分相對較有深層含義和內部結構分析的文章,需要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真切感受文章內容和深意。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觸摸春天》一文時,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通篇朗讀全文,以朗讀為基礎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解全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队|摸春天》一文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安靜的盲女孩,心地善良。在觸摸春天的過程中,意外的捕捉到一只花蝴蝶。全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學生在朗讀時更能夠深切體會“安靜”的內心訴求,體會到安靜對于春天的向往。
整篇文章是由一字一詞、一句一段的聯結組成的,學生只要清楚掌握了文章的字詞特點,抓住文章內核心字詞所要表達的內涵,就能夠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起到輔助作用。所以,對于一篇文章的整體閱讀和理解,不能僅僅以全篇內容的理解作為教學目標。而應當縱觀文章的總體結構,注重文段內容的細節(jié)理解和分析,只有將文章中的各項具體細節(jié)詞句都解析透徹之后,對于文章的閱讀才算是完整且全面的。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析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自行尋找文章的核心字詞,并加以理解和認識之后,教師再通過學生的認識和把握加以引導。整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周總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周總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應當注重“崛起”二字,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在學習到較多閱讀技巧后,學生就擁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四年級的學生的語文能力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可以自行閱讀部分文章。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也應當引導學生擴充自己的閱讀量,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進而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但是在選擇閱讀素材的時候,不應當盲目選擇,而應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后,在確定閱讀素材。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選擇閱讀素材的時候,提供一些意見,根據教師經驗,為學生選擇課外讀物,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完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文章《爬山虎的腳》后,就可以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可以選擇類似于《昆蟲記》《海底世界》等科普類的書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鞏固生活中的基本常識,提升其自身的科學知識水平,同時也能夠感受其他風格的文章體裁,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綜上所述,小學四年級處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中的關鍵階段,是特殊的語文教學階段,教師務必要加強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一年級中,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得到質的提升,為五六年級的思維深化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