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蕊
攝影誕生至今已有180 年,而古典攝影工藝是我們對十九世紀攝影未完成工業(yè)化之前發(fā)明的諸多攝影工藝的統(tǒng)稱。我與古典攝影工藝的不解之緣是從2014 年開始的,這五年的時間也僅僅只占了攝影歷史的三十六分之一。
2014 年,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古典攝影工藝的展覽,參展人都是一直活躍于這個圈子的國外優(yōu)秀藝術家們,這場展覽以及展出的攝影作品是對攝影技術史的一次回望與在探索,這對當時的攝影領域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我也是從那場展覽中,開啟了對攝影全新的認識,同時也慢慢開始了自己新的攝影道路的探索。之后的兩年里,我對古典攝影工藝還處于“看”和“聽”的狀態(tài),因為從零開始,從無到有的過程總是需要吸收和積累的。到2015 年上半年,喬治·伊士曼博物館授權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翻譯《攝影術的起源》十二條系列視頻,我有幸參與并完成了這項翻譯工作。這一系列視頻介紹了從攝影史前史至數(shù)碼攝影為止較為重要的工藝種類,而我在這次項目中又進一步的了解和拓寬了對古典攝影工藝的認識。
2016 年10 月,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舉辦了首屆國際古典攝影工藝研討會,邀請了美國的手工藝專家山姆·王(Sam Wang)、桑迪·肯(Sandy King)和澳大利亞的艾麗·楊(Ellie Young)與國內百位古典攝影手工藝者共同探討并進行現(xiàn)場演示。這一次的活動我有幸展出了一張鈀金印相工藝的作品,并在此次的活動之后開始了與更多的專家老師的交流與學習。每個手工藝者在經過自己的研究之后,都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與想法,他們這些不同的方法與想法分享于我,也不斷的提升著我對不同工藝的把握與漸漸挖掘的能力。
探索之路是不能僅僅停留在“看”和“聽”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017 年,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攝影系成立了古典攝影工藝翻譯小組,并開始為Ellie Young 女士在北京開設的金街工作坊服務。十幾種不同的工藝在長達7 個月的間斷式課程中,不停的在我的腦海里打磨。在課程翻譯之余,與分別來自美國與澳洲的四位工藝專家進行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交流令人非常興奮的,而且每天的時長長達15-16 個小時。這個時期,是我個人對古典攝影工藝的探索的高速上升期。在此之前,我的興趣局限于鉑-鈀金印相工藝。這種工藝是基于鐵顯影的,鈀和鉑參與的比例也決定了圖像最終的冷暖色調以及圖像的細膩程度。出于女性的心理特點,我對這種呈現(xiàn)圖像更細膩的工藝也頗具好感。而且這種工藝不具有顏色(彩色),更接近我當時創(chuàng)作的心境——想要拋開繁雜的因素。而鉑鈀這種柔和的細膩剛好可以表現(xiàn)出女性身體、肌膚以及綢緞舞鞋的柔美。在不斷的嘗試當中,我也看到了鉑鈀的可變性以及對同一種畫面展現(xiàn)出來的不同種的感覺,也映襯了制作時我自身內心是處于溫暖的還是凄冷的境況,如圖(1)。
圖1《少女的夢》 暖調、中間調、冷調的鉑鈀印相工藝 朱蕊
在對鉑鈀印相工藝追尋遇到瓶頸時,我在艾麗.楊女士(Ellie Young)女士的工作坊中第一次邂逅了完整的碳素印相工藝。從單色碳素印相切入,它的影調呈現(xiàn)是一個連續(xù)而且平滑的直線,是線性的變化,更難得的是,它也具有較長的影調范圍。課程逐漸深入,開啟了彩色碳素印相工藝的探索之路。我們需要同時制作四個不同顏色的碳紙并且確保沒有任何氣泡,等待碳紙干燥的時間比較長,而且需要在沒有甲醛(或固化劑)且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中。等待碳紙完全干燥之后,將暫時不需要使用的顏色存放至零下十五攝氏度的冰箱里,需要使用時再直接涂布重鉻酸鉀溶液。非常需要注意和小心的是涂有重鉻酸鉀溶液干燥后的碳紙,因為這種溶液有致癌性。彩色碳素印相工藝最難的在于對版,因為需要CMYK 四色疊加。相較于彩色樹膠重鉻酸鉀印相工藝,其畫面的銳度更高而且由于工藝本身堆疊的厚度,所以稍有不慎,錯位的現(xiàn)象將暴露無遺。
但是,當我看到艾麗.楊女士(Ellie Young)女士制作在玻璃板上的彩色碳素印相工藝作品時,我對這項工藝燃起了興趣。彩色碳素印相工藝可以制作在不同的材質上,包括玻璃、金屬等,這也有賴于它本身的特性——明膠在紫外線照射后不溶于水,表面的明膠硬化,底層的明膠仍舊柔軟。而這種工藝最令我著迷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可預見性,當然所有其他的工藝的都是可變的、不可控的。但它的不可預見是當我選擇不同色度的CMYK 碳素墨水時,會對最終畫面的顏色有很大的而影響,而這最終的結果我必須得通過一層一層的疊加之后才能看到,這漫長的制作過程會充滿驚喜以及最后效果的出現(xiàn)也會令人激動。我無法提前預判改變某一種顏色的色度一點點會對最終的畫面有多大的影響,只有當實驗次數(shù)足夠多的,才能夠對顏色的選擇和把握有足夠的經驗。
2018 年,我用藍曬印相工藝、鈀金印相工藝、單色碳素印相工藝和彩色碳素印相工藝制作同一張照片,最終效果最好的是彩色碳素印相工藝(圖2)。選擇的墨水色度就是Cyan(青色)、Magenta(品紅)、Yellow(黃色)、Black(黑色)四種,表現(xiàn)出了畫面本身的一點點復古感,而且由于畫面的跳躍性,這種彩色工藝非常完整的表現(xiàn)出了夢與現(xiàn)實的分離感和時空的錯位感。這一次的嘗試也讓我重新從彩色照片中找到了思緒和情緒,更是體會到了攝影手工藝者的精魂所在。
圖2 彩色碳素印相工藝 朱蕊
認識、了解、學習、制作古典攝影工藝的時間短短五年,要繼續(xù)深入挖掘和精進技藝的路還很漫長。無論是鉑鈀印相工藝還是彩色碳素印相工藝都將成我未來繼續(xù)探究的方向。2019 年11 月,麗水國際攝影節(jié)再一次展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國外及國內藝術家的古典攝影工藝作品,這也再一次鞭策了我繼續(xù)向前。
在古典攝影工藝的制作過程中,無論何時都有可能遇到困難、阻礙,且可能需要長時間的實驗才能解決,并不能一蹴而就。有時候甚至一步錯,全部從頭再來。事雖小,不做不成,只要秉持著耐心、細心還有虛心,一路前行終將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