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慶雷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高血壓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指睡眠期間發(fā)生頻繁覺醒、呼吸暫停、睡眠片段化,主要為呼吸道頻繁閉合所致。近年來,隨著對OSAHS研究的深入,發(fā)現患者多存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損害情況。研究發(fā)現[1],高血壓、肥胖、糖脂代謝異常均是OSAHS的危險因素,而以上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對于OSAHS相關性高血壓(OSA-RH)患者,心律失常、心臟猝死是導致OSA-RH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盡管如此,OSA-RH出現心血管事件的潛在機制仍為完全明確,因此,該文將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期間在該院治療的懷疑合并OSAHS的102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常用評估方法心率震蕩(HRT)參數了解OSAHS對高血壓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進行多導睡眠圖(PSG)監(jiān)測,將其中懷疑合并 OSAHS的102例患者納入研究。
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EH)診斷標準,診斷依據為《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版),即未使用降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舒張壓≥140/90 mmHg,或<140/90 mmHg但既往有高血壓史,正使用降壓藥物;②經PSG監(jiān)測,確診為OSAHS,判斷為OSA-RH;③接受同步 24 h動態(tài)心電圖(DCG)監(jiān)測,可準確測量HRT參數;④無煙酒嗜好;⑤無夜間工作史;⑥患者或家屬對該次研究知情同意,該次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①非OSAHS相關的其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②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患者;③混合性、中樞性OSAHS患者;④甲狀腺激素異?;颊撸虎葜踩肫鸩髦委熁蚴褂糜绊懶呐K自主神經功能藥物治療患者等。根據監(jiān)測及評估結果,將其分為EH組68例及OSA-RH組34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兩個階段的評估,首先進行PSG監(jiān)測,診斷OSAHS;隨后進行DCG監(jiān)測,測量 HRT參數,對患者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具體方法:①所有患者均進入睡眠監(jiān)測室進行PSG監(jiān)測,使用儀器:Alice-5多導睡眠呼吸監(jiān)測儀,連續(xù)記錄7 h睡眠期間的相關信息,包括腦電圖(EEG)、心電圖(ECG)、眼動圖(EOG)、脛前肌肌電圖、頦下肌肌電圖(EMG)。同時,使用胸腹帶中的壓力敏感帶,評估胸式、腹式呼吸動度。使用流量傳感器,評估口鼻氣流變化。使用脈氧儀,測量血氧飽和度(SaO2)。將數據上傳計算機,進行自動化數據分析,計算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AHI計算方法:每小時患者阻塞性呼吸暫停發(fā)生次數+低通氣次數。②進行DCG監(jiān)測,使用Century 3000 12導聯動態(tài)心電儀,分析 HRT參數,計算震蕩初始(TO)、震蕩斜率(TS),其中TO為縮短的 RR間期,即一次室性期前收縮后發(fā)生竇性心率先加速的情況,也可以認為是初始加速度,TS是指延長的RR間期,即室性期前收縮后竇性心率出現減速。DCG記錄設置128點/s通道采樣率,系統自動測量QRS波長、形態(tài)、RR間期,由人工審查及校正。
①OSAHS診斷標準:每夜 7 h睡眠過程呼吸暫停、低通氣反復發(fā)作>30次,或AHI≥5次/h,排除嗜睡癥、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中樞性OSAHS、上呼吸道阻力綜合征。②TO 代表初始加速度,正常:TO(%)值<0,異常:TO(%)值≥0;TS代表隨后的減速,正常:TS值>2.5 ms/RR間期,異常:TS值≤2.5 ms/RR期間。③根據HRT值進行進一步危險分層,0級:TO、TS 正常;1 級:TO、TS 中有一項異常;2級:TO、TS 兩項均異常[3]。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雙變量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OSA-RH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EH組男性41例、女性27例,兩組患者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BMI)、收縮壓、舒張壓、TS等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OSA-RH 組患者心率、AHI、TO等指標均明顯高于EH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項目 OSA-RH組(n=34)EH組(n=68) t值 P 值年齡(歲)BMI(kg/m2)心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AHI(次/h)TO(%)TS(ms/RR間期)50.51±4.47 26.45±3.33 82.67±7.05 120.92±7.72 71.02±6.68 27.29±5.69 0.88±0.48 2.91±0.85 51.20±5.46 26.07±4.11 71.72±6.50 121.48±6.75 72.22±7.06 3.33±0.70 0.30±0.08 3.23±1.78 0.637 0.467 7.797 0.376 0.824 34.375 9.743 0.991>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OSA-RH組患者0級比例明顯低于EH組,1級、2級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HRT參數危險分層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HRT parameters risk strat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AHI與TO、HRT參數危險分層存在顯著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OSA-RH患者AHI與HRT參數等指標相關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HI and HRT parameters in OSA-RH patients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病,主要特征為人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明顯升高,患者多伴有心、腦、腎等器官損害,是心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4]。研究發(fā)現[5],高血壓致靶器官損傷的機制較為復雜,首先,在長期血管內高壓沖擊下,靶器官可出現組織變性及破壞,例如頭頸部大血管等;其次,高血壓可導致動脈狹窄,靶器官在缺血狀態(tài)下極易出現損傷,例如腎臟、腦組織;同時,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動脈壁彈性破壞較大,血管脆性增加,也增加了動脈壁破裂及出血風險,例如視網膜出血、腦出血;此外,隨著外周血管硬化、狹窄等改變,心臟后負荷也會增加,導致心肌細胞肥大,或出現間質纖維化,可造成左室肥厚。由此可見,高血壓引起靶器官損害的后果非常嚴重。
研究發(fā)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是高血壓最常見的靶器官損害之一[6],也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動脈硬化是高血壓的主要病理基礎,據調查顯示,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高血壓患者占比高達60%~70%。動脈粥樣硬化主要表現為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喪失彈性。從其發(fā)生機制上看,目前已提出了血栓形成學說、脂質浸潤學說、平滑肌細胞克隆學說等,大部分學者均認同內皮損傷反應學說,認為動脈內皮、內膜損傷下出現的一系列炎癥性反應是導致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是反映動脈硬化病情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有學者指出[7],該指標與AHI密切相關。而AHI是反映OSAHS病情的重要指標。從OSAHS病理生理基礎特點上看,患者因睡眠過程中呼吸暫停、低通氣頻繁發(fā)生,導致SaO2下降,睡眠結構紊亂,同時,隨著低氧時間的延長以及高碳酸血癥的反復發(fā)作,導致神經體液調節(jié)失衡,血流動力學改變,內分泌功能紊亂,微血管收縮,最終導致致多器官功能損。近年來,關于高血壓、OSAHS、心血管疾病之間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據報道顯示,OSAHS患者多伴有高血壓,而高血壓患者中,OSAHS發(fā)生率約為30%[8]。
OSA-RH是一種心臟并發(fā)癥極高的臨床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目前,臨床上對OSA-RH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研究發(fā)現,患者睡眠過程呼吸暫停與其低血氧癥密切相關,而該機制也是引起壓力感受器反射異常、交感神經活性增強的重要原因。一般認為,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損害是引起OSA-RH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根據以往的相關報道,OSAHS患者的TS異常與AHI具有相關性。也有研究證實,OSAHS患者存在TO、TS異常情況。在該次研究中,OSA-RH組患者心率、AHI、TO等指標均明顯高于EH組(P<0.05),也證實了 OSA-RH 患者的心率、TO、AHI指標存在升高情況,與以往報道相符。TO是反映竇性心率先加速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反映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的重要依據。
在以往冠心病患者相關研究中[9],顯示HRT是預測患者死亡的重要因子。同時,在心肌梗死死亡相關研究中,也發(fā)現HRT是其獨立的風險預測因子。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相比,OSA-RH患者發(fā)生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更高,且OSAHS病情越嚴重,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也越高。在該次研究中,OSA-RH組患者0級比例明顯低于EH組(23.53%vs70.59%),1級(50%vs 19.12%)、2 級(26.47%vs 10.29%)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與EH患者相比,OSA-RH患者的HRT參數危險分層更高。同時,該次研究中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AHI與HRT參數危險分層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以往有研究顯示,OSA-RH患者的TO明顯高于EH患者 [(0.87±0.52)%vs(-0.07±0.29)%],且 TO 與 AHI 存在正相關(P<0.01)。而在該次研究中,OSA-RH患者的TO同樣升高明顯[(0.88±0.48)%vs(0.30±0.08)%],TO 與 AHI 存在正相關(P<0.05),與以往報道基本相符。能夠解釋OSA-RH患者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的機制,同時也顯示了OSA-RH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風險較高的原因。
綜上所述,HRT參數與AHI具有相關性,HRT受損可能是誘發(fā)OSA-RH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潛在危險因素,可作為識別、預測OSA-RH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