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之琰 蘇州市平江中學校
校園文化是學校經過長期發(fā)展積淀而形成共識的一種價值體系,也是一所學校辦學精神與環(huán)境氛圍的集中體現(xiàn)。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微信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使用工具,以其簡單的使用技術和強大的功能為自身贏得眾多的粉絲,成為目前最受人們歡迎的社交類媒體
(一)微信公眾號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校園文化與信息技術已經密不可分。學校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可以使呈現(xiàn)出的活動更加具有觀賞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學校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可從多途徑、多角度呈現(xiàn)學生個人、集體的文化活動。
(二)微信公眾號塑造校園文化的技術優(yōu)勢
1.信息傳遞快,傳播效果強。微信公眾平臺主要采取一對多或者點對點群發(fā)的方式將信息進行推送,對于關注平臺的用戶而言,馬上就可以接收到信息通知。如果用戶并沒有閱讀此微信內容。公眾微信號右上角會出現(xiàn)帶紅數(shù)字的小紅圈,提醒用戶進行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戶對于信息的接受率。
2.傳播內容豐富,傳播形式多樣。公眾號的內容展示方式,可以是文字、圖片、長圖文、海報、視頻、語音、音樂、H5等,除此之外,還有小程序可以搭配。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微信企業(yè)公眾號幾乎可以完美實現(xiàn)學校領導和運營人的所有設想。
(三)微信公眾號的互動方式能更好的促進校園文化的發(fā)展
微信公眾號將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網絡化連接。學校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可從多途徑、多角度呈現(xiàn)學生個人、集體的文化活動。通過內容的呈現(xiàn),將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進行網絡化連接并使四者相互作用,使整個活動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1.學校運營微信公眾平臺,教師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文化需求,能為今后的教育教學提供幫助。學校通過微信平臺消息的推送,全面展示學校的教育教學面貌,能充分得到家長的關注和信任,有利于良好家校關系的形成。
2.家長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知道了孩子的文化需求,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家長了解學校的要求,能更好的配合學校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3.學生從微信公眾號獲得了學校推送的信息,能更好的按照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學生通過相關內容的呈現(xiàn)和留言等方式,知道了家長、同學的想法,能增進彼此間的溝通。
(一)活動內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1.活動內容要圍繞校園文化進行合理設計,尋找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亮點和閃光點。如平江中學開展的“2018年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中的校園歌手和配樂朗誦的評比活動?;顒右髤⒓舆x手用“唱吧”、“喜馬拉雅”手機APP錄制歌曲和配樂朗誦,之后將音頻文件壓縮發(fā)送到指定郵箱,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投票和專業(yè)評委打分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平江十佳歌手、十佳聲音,并選拔獲獎選手參加藝術節(jié)閉幕式演出及代表學校參加蘇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朗誦比賽。
2.活動內容要具有一定的校園和社會影響力。以平臺的粉絲數(shù)量為基礎,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推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去。如平江中學開展的“2017新年寄語大漂流”系列活動。通過視頻征集、包裝盒大比拼,最終采用網絡投票方式,抽獎時刻、開盒儀式和頒獎典禮.
(二)參與方式要與網絡緊密結合
1.利用好多媒體手段,進一步凝聚優(yōu)勢。以微信公眾號作為平臺,讓活動通過網絡進行傳播,提升活動的影響力。
2.運用好移動多媒體,呈現(xiàn)最直接的校園生活。在校園歌手和配樂朗誦的評比活動中,參與活動的作品可以通過各種手機app進行錄制,在家就能錄制專業(yè)音頻,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學生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發(fā)布,讓更多的人了解作品,參與評價。
(三)網絡投票是最有效的運用方式
1.效果顯著,活動受關注度大幅上升。在校園歌手評比中,共收到作品106份,投票推送文章閱讀量8184,參與投票人數(shù)為6786人,獲1000票以上的有7人。在配樂朗誦評比中,共計推送作品39條,39條推送共獲得閱讀量10220,參與投票人數(shù)為5263人。而在2019年初一年級最美班徽網絡投票活動中,更是在短短的兩天多的時間里獲得了56829的閱讀量,其中有52830人參與了此次投票活動,平均每個班級獲得了3300的票數(shù),另外,本次推文的點贊數(shù)為138,留言超過100條,不論是閱讀量、投票數(shù)、點贊數(shù)還是留言數(shù)量,都創(chuàng)造了學校微信公眾號單篇推文的歷史新高。
(一)微信公眾號信息傳遞快,傳播效果強,有效拓寬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空間,使校園文化的傳播更加廣泛。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積極關注,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主動性,顯著提高校園文化的傳播效果。
(二)學校結合實際,組織策劃活動,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將校園文化內容融入到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內容中間,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良好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