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清
【摘要】根據(jù)初中英語教材與學生學情,筆者從思維導圖入手,從英語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三個角度展開教學。首先閱讀前,有效導入思維導圖,讓學生先預測文章內(nèi)容、學習新詞;然后在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完善思維導圖;最后,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之后,自主運用思維導圖,達到拓展思維的目的。本文旨在為初中英語教師閱讀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0-0123-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Middle School
(Chengguan Middle School, Minq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MAO Yanq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and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the author starts withmind maps and starts teach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pre-reading, during-reading and post-reading. First, before reading, ef-fectively import the mind map, allowing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and leam new words; then in the class, the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s to go deep into the text and improve the mind map; finally, let the students use the mind map inde-pendently after reading Fig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xpanding thinking.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teaching of reading for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Keywords】Mind map;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一、英語閱讀前導入思維導圖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關鍵。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被動接受,學習興趣自然不高,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也愈加吃力。所以教師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打造趣味性閱讀課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可以打破傳統(tǒng)課堂中沉悶的氛圍,并以全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學習帶來便利,鍛煉學生大腦,啟發(fā)學生使用發(fā)散性思維模式思考英語問題。所以,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效果明顯。正式上課前,教師可通過討論的形式,引入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相關話題,呈現(xiàn)生詞,為學生閱讀掃除障礙,然后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根據(jù)題目預測文本內(nèi)容,擴散思維,發(fā)揮想象,為學生提供發(fā)言的機會,然后討論多種體裁的文本,分析其中內(nèi)容結構,呈現(xiàn)對應文本的思維導圖模型,教師盡量在討論的時候,維持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思考學習。教師在引入話題的時候,呈現(xiàn)新的生詞,并帶領學生頭腦風暴,理解詞匯的正確含義,加深對詞匯的印象,為后期整篇文本閱讀奠定基礎。以一個單詞為例,教師在講解詞匯的時候,學生頭腦風暴,并以該詞匯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多種分支,如短語詞組、近義詞、反義詞等,使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令觀察更加直觀。通過視覺刺激引導學生加快對新知識的認知速度并內(nèi)化,實現(xiàn)詞匯的快速記憶。另外,通過思維導圖還能讓學生從記憶一個詞匯,轉移到記憶其他有關詞匯,為學生討論創(chuàng)造話題。
例如九年級It must belong to Carla記敘文閱讀講解中,教師在課前先為學生呈現(xiàn)奇聞異事,如一直平靜安詳?shù)男℃?zhèn),突然在晚上傳來奇怪的聲音,以此吸引學生眼球,并產(chǎn)生講述故事的想法?;蛘卟シ拧毒奘囍i》的視頻,并提出問題“What's the vid-eo ahout?”引出新的單詞“strang”,然后以這個新的單詞為例,引導學生頭腦風暴,并通過回答上面和“Have you ever met any strange thing in yourlife?”兩個問題,帶領學生討論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并以“strang”為中心,舉一反三,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通過此方法,讓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單詞,學習單詞。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問題,并根據(jù)題目與插圖,讓學生在多媒體播放思維導圖1中內(nèi)容進行文本預測。最后,教師引入關于本文體裁——記敘文的結構,呈現(xiàn)記敘文思維導圖模型。讓學生知道記敘文的書寫結構,這樣閱讀教學更有目標性。
二、英語閱讀中完善思維導圖
經(jīng)過課前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進而為文本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帶目標進行閱讀。基于此,教師謹記教學目標,并在課中精準把握。關于閱讀教學,包括:1.解讀文章,處理之前預測問題;2.教師做好監(jiān)控,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3.開展情感教學,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現(xiàn)在如何高效完成上面幾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閱讀潛力,提升其獨立閱讀的質(zhì)量,是教師重要思考的問題。對此,筆者采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教學,在組織學生略讀與精讀之后,完善思維導圖。經(jīng)過對教材的分析,教師先針對文本的精讀與略讀,設計適合的問題,然后在課中為學生布置任務,先讓學生自己略讀,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隨著問題的解決,學生對文本有進一步認識,此時教師就不能一直通過提問傳授新知,否則學生會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頗。此時就可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呈現(xiàn)知識點,構建趣味課堂。
例如I used to he afraid of the dark是講述一名流行歌手轉變的記敘文,文章話題與明星有關,學生比較感興趣,另外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為“used to”的運用方法。教師帶領學生略讀前,讓學生先利用2分鐘閱讀3a中的題目,然后帶著問題略讀,找出文章的中心詞匯used to與圍繞它的一級標題,學生在閱讀與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完成了制作思維導圖的第一步。接著教師帶領學生精讀,并完成教材中3b的問題,此過程中讓學生分析篇章的結構,并依據(jù)之前略讀找到的中心詞與一級標題,順藤摸瓜,完成三級標題的制定,呈現(xiàn)完整的思維導圖。
三、英語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
略讀與精讀文章后,學生知道文本內(nèi)容與學習重點知識之后,不代表本節(jié)課就結束了,而是需要進入另一個關鍵的階段——鞏固知識。學生需將本節(jié)課中學習的新知識,重新構架并融人大腦中,然后再對新知進行加工處理,以此保證學生印象更深刻,為后期的運用奠定基礎。閱讀文章后,教師需鼓勵學生多發(fā)散思維,積極創(chuàng)造,在完成思維導圖基礎上,還能進行豐富、美化思維導圖。教師及時向學生反饋其思維導圖制作情況,客觀分析,表揚表現(xiàn)出眾的學生,找出代表作做示范,增加學生學習思維導圖的自信心。在表揚學生作品的同時,教師還要客觀指出其中的不足,給出正確的建議,引導學生改正,進而幫助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白行改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快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另外,課后也可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改寫文章,以此加強對思維導圖的運用與知識點的鞏固。例如I used to heafraid of the dark閱讀教學中,學生已經(jīng)能簡單繪制屬于自己特點的思維導圖,教師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思考如何優(yōu)化思維導圖,并能從圖片、色彩與關鍵詞等角度入手,學生在此過程中再次分析文章,細化思維導圖,提升其運用能力。通過教師評價的形式,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高效完成學習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jīng)過初中英語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思維導圖的運用,為教師英語教學提供更新方法。通過思維導圖中的圖像與關鍵詞的提取,令重要信息可視化,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大大降低閱讀難度,減輕閱讀負擔。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運用,學生可自主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實現(xiàn)思維的拓展,提升學習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注:本文系2020年閩清縣縣級課題“思維導圖的運用對初中生學習能力提升的探究”(課題編號:MQ202006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霞.PQ4R學習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Ⅱ]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19).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