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完善粒是原糧質量分析的重要標準,對于探究原糧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檢測人員需要根據最新檢驗標準,對稻谷、小麥、玉米不完善粒檢測進行細化分析,以便能夠提高檢驗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有關稻谷、小麥、玉米不完善粒的種類以及判定標準,希望能為我國原糧質量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稻谷;小麥;玉米;不完善粒
根據當前我國稻谷、小麥、玉米不完善粒檢測情況來看,不同的檢測人員對于不完善粒的認定與理解有所不同,因此同一樣品可能存在不同的檢測結果?;诖耍鳈z驗人員之間要多交流,以便提高自身糧食檢驗技巧與經驗,提高原糧檢驗準確性。
1 稻谷不完善粒的種類以及判定標準
稻谷不完善粒指的是沒有成熟但是仍然有使用價值的稻谷顆粒。
1.1 未熟粒
如果稻谷全部為粉質顆粒,那么不管稻谷的形狀以及顆粒大小,只要稻谷的外觀呈粉質沒有光澤,那么都屬于未熟粒。反之,如果稻谷外觀存在角質,哪怕角質的范圍很小,稻谷也屬于正常粒。
1.2 蟲蝕粒
蟲蝕粒指的是被蟲蛀蝕傷害了稻谷胚或者胚乳的顆粒。檢測人員在檢測稻谷蟲蝕粒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胚以及胚乳部分,只要傷害其中一個,便要將稻谷歸為不完善粒。此外,還需要對稻谷表面進行細致觀察,查看是否存在細小蛀孔,以防漏檢。在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區(qū)別開稻谷的機械損失與蟲蝕損傷。
1.3 病斑粒
稻谷胚乳以及糙米胚存在病斑,那么此類稻谷一律稱為病斑粒。工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存在病斑的稻谷表面顏色通常為深褐色或者黑色,對于存在白斑的,斑外圍無明顯色差的稻谷,將其視為完善粒。
2 玉米不完善粒的種類以及判定標準
在檢測玉米不完善粒的過程中,按照容重論,沒有成熟的玉米粒不飽滿容重小,會影響等級的劃分。
2.1 破損粒
只要玉米籽粒的破損程度達到了整粒體積的1/5,便歸類為破損粒。工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要注意存在裂紋現象的籽粒,其不屬于破損粒的范圍,但是如果已經斷開,沒有分離,則屬于破損粒的范圍。
2.2 生芽粒
當玉米粒的幼根或者芽突破了表皮,或者雖然沒有突破表皮但是玉米的胚部表皮已經存在明顯隆起或者破裂現象,也被歸類為生芽粒。檢測人員還需要對玉米芽或者幼根的萌動狀況進行判定,一定要注意觀察玉米的發(fā)芽痕跡,以免將已經發(fā)芽但是斷掉的籽粒遺漏。
2.3 生霉粒
指的是玉米表面存在生霉現象。工作人員在檢測工作中可以直接通過肉眼觀察,發(fā)現玉米表面是否存在生霉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將生霉粒與霉變粒進行區(qū)分。霉變粒指的是玉米表面生霉,并且影響了胚、胚乳的顆粒,而生霉粒一般指的是沒有影響到玉米胚以及胚乳的玉米,此類玉米粒還能食用。霉變粒不符合食品衛(wèi)生標準,沒有任何食用價值。在對玉米開展全項目檢驗時,霉變粒是必檢測內容,雖然此類型玉米粒沒有食用價值,但是還存在其他利用價值。因此檢測人員要將不完善粒中的生霉粒劃分為一個分類,將沒有利用價值的霉變粒劃分一個分類,按照雜質分析處理。
3 小麥不完善粒的種類以及判定
3.1 蟲蝕粒
被蟲蛀蝕直接傷害胚以及胚乳的小麥顆粒被稱為蟲蝕粒。檢測人員在檢測小麥不完善粒的過程中,要對小麥的表面進行仔細觀察,確保細小蟲蛀孔洞能夠被發(fā)現。
3.2 病斑粒
在小麥病斑粒中,小麥的粒面會存在明顯病斑,并且直接傷害了胚以及胚乳。常見的小麥病斑粒有赤霉病粒以及黑胚粒兩種。工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如果發(fā)現小麥存在有病變痕跡,那么需要進一步確認小麥皮層下方的胚、胚乳是否受損,如果受到損傷,直接將小麥歸類為不完善粒,如果沒有受到損傷,那么則歸類為完善粒。
3.3 破損粒
已經破碎、壓扁的傷及胚、胚乳的小麥被稱為破損粒。存在裂紋的小麥不屬于破損粒的范圍,已經斷開但未分離的小麥,應該歸類為破損粒。
3.4 生芽粒
小麥生芽粒指的是小麥幼根或者芽導致種皮破裂、隆起,與小麥胚分離的顆粒。小麥生芽??梢苑譃閮刹糠?,分別為可見芽粒與未見芽的芽萌動粒。在可見芽粒中,小麥的生芽長度如果超過了顆粒長度,那么此類型生芽粒直接歸為雜質。在未見芽的芽萌動粒中,小麥通常沒有明顯幼根以及芽。檢測人員需要對小麥的胚部種皮質量進行判斷,如果小麥存在顯著隆起氣囊以及破裂現象,那么需要將其歸類為生芽粒。
4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我國稻谷、小麥、玉米不完善粒檢測工作情況來看,常見的不完善粒類型有生芽粒、破損粒、病斑粒等,檢測人員需要根據糧食品種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檢測手段,以便提高檢測質量,確保檢測活動的順利開展。
作者簡介:和麗香(1990—),女,白族,云南麗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糧油檢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