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起刀馬旦,大伙都會想到身披盔甲、頭戴戰(zhàn)盔的巾幗女英雄形象。演員不僅要有深厚的戲曲功底,更要將表演的神態(tài)發(fā)揮得自然妥帖,不能讓刀馬旦的功夫底子束縛人物表演的發(fā)揮,要讓觀眾看到技巧與表演融為一體的戲曲演出。
關鍵詞:秦腔;刀馬旦;表演風格
中圖分類號:J8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6-013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95
《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是一部優(yōu)秀的古典傳統(tǒng)劇,烏魯木齊市秦劇團移植了這本戲,筆者非常榮幸飾演了穆桂英這個角色,為了演好這本戲,我尋找材料,觀摩學習,刻苦訓練,塑造了活靈活現(xiàn)的穆桂英舞臺形象。下面就《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中刀馬旦行當?shù)乃囆g表演風格,談談見解。
一、要有青衣素雅、溫婉、大方的典雅性格
隨著更多人對刀馬旦角色的喜歡,每個刀馬旦演員都需要演繹更多角色,例如穆桂英這個角色僅有刀馬旦的武功功底是不夠的,還需要向其他戲曲角色虛心求教,擇其優(yōu)點。例如青衣的溫婉、大方,都可以適當用在刀馬旦的表演中,使人物文武雙全的形象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
在秦腔代表劇目《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穆桂英在天波府客廳見八賢王與寇準的場景,此時的穆桂英就是一個青衣的形象,口中唱道“:戰(zhàn)鼓響金鑼鳴領兵演陣,因何故未操練又叫收兵?……來至在大廳外觀看情景,老舅王因何事到我門庭?”從其氣度樣態(tài)、言談舉止上都能看出身為少夫人所需的沉穩(wěn)。而在聽到“北國遼兵犯中原,十家總兵困邊關”的消息時,其突然怒發(fā)沖冠,但又身為女流并懷有身孕無法上陣殺敵,將憤怒和無奈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要有花旦活潑、開朗、坦率的俏皮形象
在刀馬旦表演中,表演者為了塑造更豐富的劇情,也需要有更多的表演,例如從一個巾幗英雄轉變成一個單純可愛的女人,這種角色的轉變就得從花旦的表演中學習,刀馬旦和花旦一樣,都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在《穆桂英大戰(zhàn)洪州》中有這樣一場戲,穆桂英在與八賢王和寇準交談過程中,猛然看去就是一個素雅、溫婉的青衣形象,但是觀眾一旦與其有眼神交流,就會發(fā)現(xiàn)其身上有不少花旦的風采,尤其是在戲說自己“孩兒我老了,不中用了”的時候。更顯活潑、開朗、坦率的花旦俏皮形象,此時,演員在塑造這一人物形象時需要表現(xiàn)出嬌人的一面,特別是眼神的流轉,以及細微表情的變化,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經(jīng)典所在。
三、要有小旦溫柔、賢惠、撒嬌的細膩情感
演員不但要能靈活使用刀馬旦的靠功、刀槍把子、翻身圓場等技,還要把青衣的端莊、花旦的俏皮和小旦的細膩表現(xiàn)出來。
掛帥之前,穆桂英賦閑在家,此時的她就是一個端莊的少夫人,盡管其還有巾幗英雄的那份英氣,但是更多的是那份休閑。掛帥之后,身為元帥的穆桂英和身為先鋒的楊宗保,兩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復雜,從軍營的身份論,在眾將面前,他們是元帥和先鋒的關系,其稱呼也是元帥和先鋒?!包c將責夫”一場戲中主要講穆桂英不徇私情,大公無私的執(zhí)法故事。丈夫楊宗保私自出兵,中敵人奸計,造成傷亡。當穆桂英一氣之下抽出令箭欲執(zhí)行軍令時,卻很難執(zhí)行,畢竟是自己丈夫,但當她想將舉起的令箭收回時,帥帳中的眾將“威”聲驚醒了她,使她不得不在騎虎難下中拋下令箭,忍痛說出:“將先行責打四十棍!”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丈夫被拖下行刑,在責打楊宗保時穆桂英心痛萬分,演員此時在形體上運用了翎子和水袖以及小碎步來表達復雜無奈的心情。之后,演員用了小旦的撒嬌、賢惠和細膩的情感耐心的向楊宗保解釋,讓穆桂英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讓觀眾真切感受到宗保受刑時桂英內(nèi)心撕裂般的煎熬,從而把穆桂英的情感反應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四、要有扎實的武術功底和文武雙全的演譯技巧
刀馬旦演員在表演時常需戴著金光閃閃且厚重的頭盔,盔上插著長長的雉尾翎。演員不僅要承受戴在頭上的花盔重量,還要充分發(fā)揮盔后雉尾翎的作用,要讓它活靈活現(xiàn),成為演員表達感情的重要工具。最后一場戲——攻打番將,需要一個演員基本功扎實、反應靈敏,并掌握領導整個舞臺整齊節(jié)奏快慢精彩展現(xiàn)的核心人物,在穆桂英與番將開打中,穆桂英手持兵器,表現(xiàn)戰(zhàn)場拼殺、對敵格斗,運用了武戲中常有的檔子,三人忙,四股蕩,五股蕩,乃至十二股蕩等表演。刀馬旦用的道馬刀、馬鞭、出手槍開打,最后出現(xiàn)了打出手又稱“踢出手”。以劇中穆桂英為中心,與數(shù)個番將作拋踢、接槍的對打,相互配合,形成種種舞蹈場面。
五、結語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每一個行當要發(fā)展都必須有優(yōu)秀的演員為之奮斗。刀馬旦之所以出現(xiàn)很多文武并用的戲,與很多優(yōu)秀的刀馬旦演員是分不開的,在今后戲曲的發(fā)展中,刀馬旦這個行當會繼續(xù)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聶文華“.刀馬旦”的舞蹈美[J].當代戲劇,2003(01).
[2]吳偉.淺談戲曲舞蹈的個性化特征[J].劇作家,2009(04).
作者簡介:王婷(1986-),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大學??茖W歷,研究方向: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