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明
1
有這么一片樹林,每次我回到老家都會到里面走一走。
這片樹林位于我們村寨西南端一里地處。
我們村里住的都是一脈相承的梁姓人,到這兒來的始祖是給他當官的哥哥做仆人的。他哥哥當?shù)氖谴蠊?,因犯了錯被貶到加田鄉(xiāng),落戶在新寨村里。有一天,他的十四個門生翻山越嶺來探望他,晚上喝醉酒調(diào)戲了他的一個小老婆。一氣之下,他殺掉了這十四個門生中的十三人,拋尸于這片樹林旁的一泓深潭里。
這片樹林,就被后人叫做十三壩。
2
然而,這片有著一個令人恐怖故事的樹林,卻是我們童年時的樂園。
樹林長約一里多地,寬不足百米,長長的林子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樹木,一部分是苦楝樹,一部分是一到秋天就掛滿了清甜可口的小果實的牛根樹(本地人叫法,我至今不知道它學名叫什么),當然還有些其他樹,比如幾棵鐵冬青,三兩棵拐棗,以及蔓延在高高的樹上的涼粉子等等。
這么一片樹林里,有花,有果,有鳥巢,有知了。而樹林旁邊有一泓水清可見底的深潭,一段嘩啦流淌的河流,可于其中戲水,摸魚,捉鱉。
這么好玩的地方,貪玩的我們怎么可能離得了它呢?初春時,其他地方的草兒還沒長出芽兒來,十三壩的牛根樹上的嫩葉卻先長出來了。這葉子可采來當豬菜,每年早春一來,孩子們便爬上十三壩的牛根樹上采摘嫩葉。這些樹葉摘了便又會長出來,因而幾乎整個春天里我們都騎在樹枝上,說笑著或者唱著歡樂的歌兒,將十三壩變成了一個喧鬧無比的樂園。
春夏之交,是苦楝樹開花的時節(jié)??嚅瑯溟L得比其他樹木高了大半截,遠遠望去,樹林的上空就像泊著一層淡淡的云煙似的?;ㄏ泔h過來,籠罩在我們的寨子上,惹得大家不停地吸鼻子,享受這份春天里的香甜。這種時候,孩子們都會跑到楝樹下去,看著風把楝花簌簌地吹下來,像雪花一般滿天飛,一小朵一小朵的花兒飄落在身上。
夏日里的十三壩好玩的事兒就更多,不要說下河游泳摸魚,就是在樹林里掏鳥窩,或用蜘蛛網(wǎng)粘知了,就夠我們忙碌上好一陣子了。而最吸引我們的是樹上的鳥巢。每年這個時候,我們總想掏幾只小鳥回家里養(yǎng)。但十三壩的樹實在太高了,而且鳥巢一般安在樹干上部的樹洞里,要想爬上去談何容易。還好,有些樹是挨在一起的,這就給我們有了可趁之機。其中有一棵苦楝樹,一條干枯樹枝上有一個樹洞,每年都有貓頭鷹來把它當窩。而這棵高大的苦楝樹和一棵枝葉很茂盛的我們叫不出名來的樹木挨在了一起,爬上去不難。
有一年我們掏鳥窩時,竟被母貓頭鷹襲擊了一下,頭頂被抓去了幾塊頭皮,血淋淋的。但第二年秋天,我們又毫不畏懼地爬上了此樹。
秋天的十三壩充滿著甜蜜的氣息。牛根樹上全是黃澄澄的果子;苦楝樹的果也成熟了,被鳥兒們啄得掉落一地;河對岸的一片石灘上還有崗埝。摘果吃比夏天粘知了,掏鳥窩有吸引力多了,因而幾乎整個秋天,我們都晃蕩在十三壩里摘果子吃,吃夠了就跳進在河里嬉鬧。
3
我們把十三壩當玩耍的樂園,最擔心的當然是大人們。他們擔心我們會溺水,擔心我們爬樹會摔下來。于是,便散播或編排了一些更可怕的事兒來嚇唬我們。比如,說那個水潭里有水鬼,曾經(jīng)拖走過大活人。又比如,說十三壩在東南端的那叢竹林里,藏有一頭豬乸鬼,會出來咬人,被這豬乸鬼咬了,不死也就瘋了的。又比如??傊?,為了阻止我們到十三壩去,他們編出了不少的鬼鬼怪怪的事兒來嚇唬人。
大人們的話讓我們對十三壩有著一份深深的恐懼感,可是,在我們的村寨附近,還有哪個地方比它更好玩呢?你們大人不是說有這樣的那樣的鬼怪嗎,我們就幾個人或者一群人去,人多了什么都不怕了。
大人們見嚇不著我們,便一有空就到十三壩來查看。我們呢,會安排人放哨,見有大人從村寨過來便躲到河對岸去。大人們沒見著我們的影子,一氣之下便把脫于岸邊的衣服全擄走了。
比較兇的父母見說自己的孩子不聽,一旦知道了他們又到十三壩玩水去,就將逮住了狠狠地揍上一頓。但那又怎么樣?一旦小伙伴們一約,大家轉(zhuǎn)瞬間就忘卻了挨過的皮肉之苦。
十三壩就是一個這么有魅力的地方,吸引著我們忘卻了那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許多恐怖的事,忘卻了父母的叮囑甚至打罵,一有空就到那兒去玩,那兒去鬧。
無論哪個季節(jié)里,它都是我們首選的玩耍地。那些無所事事的童年時光,幾乎都交給了它。
因為有十三壩的存在,我們忘卻了貧困、饑餓,以及因大人們過于忙碌而缺乏的父母之愛。在十三壩,我們收獲了與天地交融的童真和快樂。
4
事實上,在那樣的一個年代里,哪一個鄉(xiāng)村孩子能夠無憂無慮地成長呢?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開始安排我們干活了。
我們家養(yǎng)有幾只鵝,由于哥哥們不是去學校寄宿讀書就是幫家里干些比較重的活兒,而弟弟妹妹又還小,養(yǎng)鵝的事就只能落在我頭上了。
養(yǎng)鵝其實很簡單,早上趕到河邊去,傍晚再去趕回來。它們一般也能自己回來的,但這樣會偷吃田里的稻谷。所以,我必須每天在它們回來之前,去將它們趕回來。
這幾只鵝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十三壩的那段河。往往是,太陽一下山它們便回到十三壩最靠近我們村寨的河岸邊等著我。
可是也有例外的時候,總有那么幾個晚上,等到天黑了還不見它們回到這段岸邊來,得去找。它們有時在下游,有時在河對岸。在河對岸時,得叫喚它們過河來。若它們不肯過河,就得蹚水去趕。
一個傍晚,加田河發(fā)了點洪水,這群鵝竟沒有回到這段河岸來,而是在下游一段河水不算急的對岸。我叫喚了它們許久,它們就是不肯回來。我便游過幾十米寬洪水滾滾的河道去趕,但我將它們趕回岸這邊上了岸時,它們竟又“撲通撲通”地跳下河游了回去。我已沒有力氣再游過河去了,眼看著天馬上要黑了,便急得號啕大哭了起來。
那時候,養(yǎng)鵝是件要冒很大風險的事。因為那時沒分田到戶,稻田全是生產(chǎn)隊的。本來,私自養(yǎng)鵝是不允許的,但父親性格有點蠻橫,沒人敢管。但要是鵝偷吃了稻谷,性質(zhì)就變了,他們就有整父親的把柄。所以,父親一再叮囑我要看管好自家的鵝。
父親的警告并沒有奏效,我實在是太貪玩了,一到傍晚就跟伙伴們在村寨前的曬谷坪上玩鬧,太陽落山后甚至天要黑了才匆匆地跑去趕鵝。每一次我趕著鵝遲回,父親就知道我是貪玩了的,會瞪眼狠狠地罵我一頓,但年幼的我不把這放在心上,依然貪玩如故。
人生中第一件令我終生難忘的事就這么悄然來臨了。那天傍晚,我因貪玩遲去了趕鵝,當我匆匆趕到十三壩時,找遍了附近的河段都沒見到鵝的影子?;丶液笪也胖?,幾只鵝等不到我來趕便私自回來了,一路上偷吃了不少的稻谷,被生產(chǎn)隊里的人捉到隊部去了。
那天晚上,我被父親綁在一把木梯子上用竹篾子抽了個呼天搶地,揍了個皮開肉綻。第二天我才知道,事情變得比我想象的嚴重。一大早,父親就被公社的人帶走了,然后一個村一個村地游街,還在圩里批斗了整整一個下午。
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霸道了半輩子的父親被綁著身子,后背上掛著一塊牌子,像電影里的戰(zhàn)俘一樣耷拉著頭顱,一路上被眾人簇擁著回到村子里游行示眾的樣子。
那一瞬間,我體會到什么叫愧疚和屈辱了。
5
我的腦海里來自十三壩的第一份略帶悲傷的記憶,則源自我的母親。
我年少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經(jīng)常吵架。在我們兄弟姐妹的眼中,父親總是刻板著臉,難得一見笑容。他在家里就像霸王一般,無論什么事都是他說了算。他比誰都兇,只要我們做錯事,或者跟他頂嘴,他二話不說就掄著一條扁擔追過來。而母親呢,偏偏又好強又愛嘮叨,常常惹怒父親。因而他們幾乎三天兩日就會吵一架。
他們一吵架,獲勝方自然是父親。父親的嘴巴說不過母親,但他兇,加上有一雙威武的拳頭。母親吵得過分了,父親先是對著母親兩眼一瞪,讓母親閉嘴。若母親仍不閉嘴,便一巴掌扇了過來。
母親一旦挨了打,唯一的武器是離家出走,嚇唬父親說她不回來了,或者要自殺去了云云。每一次我們放學回來知道母親離家出走后都害怕得不得了,都趕緊去找。開始的時候,我們很擔心母親真的遠走高飛了,或者如她所說那樣自殺了。但找的次數(shù)多了,我們便知道,母親只是為了嚇唬嚇唬父親而已。
母親離家出走躲起來的地方往往是十三壩。知道這一規(guī)律后,母親再離家出走時我們的第一選擇是到十三壩去找,而且每次去幾乎都不會落空。
我們很好奇,十三壩有著那么多令人恐懼的傳說,發(fā)生過那么多令人可怕的事件,為什么母親還敢一個人跑到那兒去?母親沒好氣地回應我們,她想死的心都有了,還有什么可怕呢?
我們不知道母親說的這話是真是假,但有一點她說的是事實,她是一點也不想跟父親過日子了。她之所以仍然留在我們家里,完全是因為掛念著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她每次離家出走被我們找回來后,都擁著我們流淚嘆氣,說若不是因為掛念著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她早就走了,再也不回這個家了。
母親每次說了這話,總讓我們后怕上好一陣子,擔心她有一天跟父親吵架離家出走后,再也不回來了。
幸虧的是,這事最終沒有發(fā)生,好像十三壩里有著一股神秘的力量似的,牽扯著母親,讓她不至于離開我們。
6
我十歲之前最好的玩伴是十二和阿四。
加田鄉(xiāng)的村寨里居住的都是壯族人,喜歡用數(shù)字叫孩子的小名。小名的叫法是每一房的同輩人按出生的順序按數(shù)字排列,男有男的排,女有女的排。比如,我們同一房人出生的同一輩中,第一個男性的小名就叫阿一,第二個就叫阿二;第一個女性叫一妹,第二個叫二妹。
我小名叫十一,十二是我的堂弟,跟我同年生,比我遲生了幾個月。阿四是我們侄輩,也跟我們同年生。我們?nèi)耸切斡安浑x的伙伴,上學在一起到河里捉魚蝦上樹掏鳥蛋,去偷花生挖番薯的也必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親密無間的“三人幫”。
我們常常相約到十三壩去,戲水摸魚捉鱉。若是在河里玩膩了,就上樹,掏鳥窩,用蜘蛛網(wǎng)粘知了。樹上的果實成熟了,我們便上樹摘果子。
但我們的這個“三人幫”在我們十歲那年的秋天戛然而散了。那是個秋高氣爽的一個下午,我們和其他幾個小伙伴相約到十三壩去撿從高大的苦楝樹上掉下來的果子??嚅瑯涞墓麑嵭≈割^大小,一到秋天的下旬打過幾場霜后,就變得金黃金黃的。這時候,會吸引著大群大群的鷯哥來啄食。鷯哥們在樹枝上一搖晃,便有許多果實掉落下來。
楝果有治蛔蟲的藥效,我們每次吃了楝果便會拉出一堆讓人恐怖的蛔蟲來,所以,每年一到這個時節(jié),我們都會來撿些楝果來吃。
那天下午,我們在十三壩撿完楝果,又玩鬧一番,黃昏時分才回來。我們回到稻田時,不知從那兒竄出個中年男人來。他是找十二的,說要帶他到他的母親那兒去。
十二的母親是一個瘋子,因為瘋得厲害沒人管,便每隔一段時間就失蹤一陣子。開始堂叔會找找她,但后來失蹤的次數(shù)多了就不找了。再后來,再也沒見過她回來。堂叔又去找過幾回,找不到后就沒再找了。所以,十二一聽那人說帶他找他的母親,就跟著他走了。
我們根本沒意識到這是一個人販子,并沒阻攔,回村里也沒有及時告訴大人。當天入黑后堂叔來我家里問起十二的去向時,我才如實相告。母親狠狠罵了我一頓,我才意識到事情嚴重了。
第二天,十二沒找回來。第三天,也沒見十二影兒。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十二再也沒有回來過。十二就這么被拐走了,生死未卜。
我和阿四的內(nèi)心里除了內(nèi)疚,更多的是被一份深深的悲傷所占據(jù)。在好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常常來到十二失蹤的那片田野,呆坐著,眼巴巴地向遠處望,巴望十二的身影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的目光中。
乃至如今,每次我漫步在十三壩這片樹林中,我的眼前仍閃爍著十二那模糊的身影。
7
我的兒童時光的終結(jié)和少年時光的開啟,也是源自十三壩。
我讀四年級的時候,學校搬到了中和小學。而中和小學就在十三壩往南近一公里的地方,所以我們上學去,必經(jīng)十三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