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兔
大劉的兒子今年10歲了,因為家里有些溺愛,他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凡事總愛找理由,卻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上學以來,他的學習成績不大好,可整天不是說老師講得不好,就說因為自己沒上輔導班。氣得他爸大劉直說:“那你也去上啊,我又不差給你拿輔導費!”
結(jié)果兒子又說了,教育局領導都在學校講了,不讓上輔導班,這是加重學生負擔。
學校進行期末考試,兒子的數(shù)學居然沒及格。大劉急壞了,罵兒子是榆木腦袋──不開竅。兒子振振有詞:“這能怪我嗎?誰讓你不給我生個聰明點兒的腦子,現(xiàn)在后悔──晚了。”
這不,最近學校放假了,班主任為了加強對孩子們的假期掌控,要求學生們在家每周背誦兩首古詩詞,并把視頻傳到學校班級群里,便于老師按時檢查完成情況。
本周老師要求背誦的是蘇舜欽的《水調(diào)歌頭·滄浪亭》,這首詞有點兒長,兒子背起來相當費勁,連著鼓搗了兩三天,還是背得不太熟練,磕磕絆絆,卡得要死,但總算是能背下來了。
于是,兒子讓大劉幫他錄像,自己則正襟危坐地發(fā)揮了一遍。
大劉有點兒擔心:“這能過關(guān)嗎?其他同學背得不好的都被老師要求返工了,你這……”
兒子聽后,胸有成竹:“放心吧,你只管往群里發(fā),我自有辦法?!?/p>
大劉發(fā)完視頻,兒子接過大劉的手機一通神操作。班主任竟然真的什么都沒說,就這么過關(guān)了。
大劉納悶兒,拿回來手機一看,只見兒子在自己發(fā)完的視頻下面又加了一句話:我家網(wǎng)絡帶寬10兆,信號不好,請老師原諒!
選自《上海故事》2020.7